快捷导航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 《食品毒理学》绪论至第六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毒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研究(        )对人体的损害作用(毒作用)及其机制。
A、内源化学物  B、外源化学物  C、内分泌物质  D、体内代谢物
2、(        )表示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A、剂量-反应关系  B、剂量-量反应关系  C、剂量-质反应关系  D、剂量-效应关系
3、水和食物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通过(        )吸收。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肌肉
4、除了(        )和乙酰化结合外,其它Ⅱ相反应显著增加毒物的水溶性,促进其排泄。
A、氨基化   B、葡糖醛酸结合   C、硫酸结合   D、甲基化
5、化学物的同分异构体之间的毒性不同,一般来说,(        )
A、邻位>间位>对位   B、对位>邻位>间位   C、间位>对位>邻位   D、对位>间位>邻位
6、理论上,毒性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终毒物在其作用部位的(        )和持续时间。
A、溶解度   B、存在方式   C、浓度   D、作用方式
7、一般毒性作用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急性毒性、(        )和慢性毒性。
A、致突变毒性   B、生殖毒性   C、免疫毒性   D、亚慢性毒性
8、胺类化合物按其毒性大小一次为:(        )
A、叔胺>伯胺>仲胺   B、仲胺>叔胺>伯胺   C、伯胺>仲胺>叔胺   D、仲胺>伯胺>叔胺
9、生物转化的Ⅰ相反应主要包括(        )、还原和水解反应。
A、氧化   B、加成    C、氢化   D、 脱氢
10、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称为(        )。
A、生物转化    B、消除    C、生物转运    D、代谢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危险度也称为危险性或风险度,可分为(        )。
A、间接危险度    B、归因危险度    C、相对危险度    D、直接危险度
2、一般情况下,剂量-反应曲线包括的类型有(        )。
A、直线型    B、抛物线型    C、S型曲线    D、“全或无”反应
3、毒理学研究中常用来反映毒作用重点的观察指标可以分为(        )。
A、特异指标    B、形态学指标    C、组织学指标    D、死亡指标
4、肾脏对外源化学物的的排泄机理包括(        )。
A、肾小球滤过    B、肾小球简单扩散    C、肾小管主动转运    D、肾小管重吸收
5、安全限值即卫生标准,下列可用于描述安全限值的有(        )。
A、每日允许摄入量    B、最高容许浓度    C、阈限值    D、参考剂量
6、化学毒物对膜生物物理性质的影响表现在:(        )。
A、影响膜通透性    B、影响膜流动性    C、影响膜组分    D、影响膜表面电荷
7、生物转运的类型包括(        )。
A、被动转运    B、主动转运    C、脂质转运    D、膜动转运
8、急性毒性试验中试验动物接触化学物的最常用方式为(        )。
A、经口接触    B、经动脉注射接触    C、经皮肤接触    D、经呼吸道接触
9、自由基对蛋白质的影响作用表现在(        )。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加合作用    D、拮抗作用
10、下列理化性质对外源化学物毒性有影响的有(        )。
A、脂/水分配系数    B、电离度    C、挥发度和蒸汽压    D、分散度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打 “√”,认为错的打“×”,不需要改错。)
1、体内试验也称为整体动物试验。(        )
2、归因危险度是指人群接触某因素而发生有害效应的可能频率。(        )
3、有毒物质主要通过物理损伤使生物体遭受损害。(        )
4、一般认为非损害作用不引起机体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        )
5、肾小管重吸收作用不会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造成影响。(        )
6、终毒物常是母体化合物,也可能是母体化合物的代谢产物或者是在毒物生物转化期间产生的活性氧。(        )
7、首过效应可减少经体循环到达靶器官组织的外源化学物数量或可能减轻毒性效应。(        )
8、酸基的引入会导致外源化学物毒性的增高。(        )
9、化学结构上属于同系物的外源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时常会形成拮抗效应。(        )
10、对非烃类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羟基,使脂溶性增高,易于透过生物膜,毒性降低。(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食品安全
2、靶器官
3、毒物动力学
4、蓄积作用
5、亚慢性毒性作用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卫生控制的两个趋势。
2、简述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分类。
3、简述机体的屏障作用。
4、Ⅱ相反应主要包括哪些结合作用?
5、怎样进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1、试述怎样进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评价?奥鹏作业答案
江南大学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9-4-18 16:4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明星用户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4-25 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