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5|回复: 0

贵州电大2018年秋季[中国法律思想史(省)]01任务阶段性测验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9078
发表于 2018-5-19 14: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贵州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省)]01任务阶段性测验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贵州电大

第1题荀况认为礼法起源的前提是()。
天人合一
阶级分划
明分使群
化性起伪
正确答案明分使群
第2题法家的&quot法治&quot和儒家的&quot礼治&quot的关系是()。
二者都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quot法治&quot代表新兴地主阶级,&quot礼治&quot代表封建贵族利益
&quot法治&quot维护君主专制制度,&quot礼治&quot维护家族宗法制度
&quot法治&quot与&quot礼治&quot是两种制度的对立
正确答案二者都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第3题礼在西周的作用主要有()。
维护族人的团结
显示阶级与等级的差异
重视血缘亲情
压迫平民和奴隶
正确答案维护族人的团结
第4题孔子曾将德礼与政刑的作用进行比较,其结论是()。
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德教
礼教
正确答案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第5题所谓&quot为国以礼&quot,是指在治国之道方面主张、强调()。
以礼作为根本
作为判断人们一切是非的标准#行为的准则
统治策略
正确答案以礼作为根本
第6题法家认为法具有以下性质()。
强制性和制裁力
客观性和公平性
等级性
合情性和适时性
正确答案强制性和制裁力
第7题古代孝观念经孔子用仁的思想的补充发展,强调孝()。
对父母物质上的&quot养&quot
发自内心的&quot敬畏&quot
提高了孝的道德境界
刑事方面承认复仇
正确答案对父母物质上的&quot养&quot
第8题孟子的仁政学说,突出的有()。
天下大一统观
民贵君轻论
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民本主义
正确答案天下大一统观
第9题春秋时期在法律思想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四家。




阴阳
正确答案儒
第10题周公以德配天说的提出有重大意义()。
&quot德&quot政治概念的出现
解释周的统治权的来源
对神权的补充和完善
神权的某种动摇
正确答案&quot德&quot政治概念的出现
第11题&quot祀&quot与&quot戎&quot是中国古代()的源泉。
法律观念
神权观念
宗法观念
族群观念
第12题夏、商的神权法思想是从属于、服务于奴隶制王权的,其目的在于()王权。
崇拜
神化
美化
强化
第13题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历史上的()。
法律制度
法律文化
法律思想
法律精神
第14题中国法律思想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法律理论和()。
理论
观点
主张
思想
第15题()第一个提出了&quot刑无等级&quot的原则。
申不害
慎到
商鞅
韩非
第16题我国古代神权法思想形成于()。


西周
东周
第17题周公制礼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和()。
亲亲
尊尊
长长
男女有别
第18题中国思想史上,()最先提出了&quot自然&quot的概念。
《老子》
《论语》
《春秋》
《庄子》
第19题中国法律思想最主要的历史特点是()。
宗法伦理思想渗透一切
皇权至上
平等观念欠缺,等级特权思想浓厚
重义轻利
受宗教思想影响弱
第20题主张实现&quot强不执弱,众不幼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quot目标的学派是()。
儒家
法家
道家
墨家
第21题宗法制和()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而严格的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制。
等级制
世聊世禄制
分封制
继承制
第22题法家提出的口号是(),并成为法家思想的核心。
依法治国
法治
礼法合一
变法
第23题提出&quot有治人,无治法&quot的命题,并从法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的是()。
荀况
孔子
老子
墨子
第24题神权罚思想主要是天命和()。
天命
天罚
神判
重刑
第25题将&quot法&quot、&quot势&quot、&quot术&quot结合起来的是()。
申不害
慎到
商鞅
韩非
第26题&quot壹同天下之义&quot的法律起源论是()提出的。
墨翟
黄宗羲
老子
柳宗元
第27题周公慎罚思想最主要的内容是()。
针对不同的罪犯区别对待
反对株连,主张罪止一身
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
刑罚适中
第28题孔丘的法律思想以()为核心。
&quot仁&quot、&quot义&quot
&quot人治&quot
&quot仁&quot、&quot礼&quot
&quot法治&quot
第29题&quot有扈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quot出于()之口。


商纣王
子产
第30题春秋时期,突破&quot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quot,批判&quot刑不可知&quot,并提倡任用贤能的人是()。
鲍叔牙
管仲
子产
邓析
第31题韩非的变法观点是法与时转则治。

第32题古代中国法律思想受宗教的影响较大。

第33题在庄子看来,最理想的治国方案是无为而治。

第34题西周的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

第35题在先秦活动家中以重&quot势&quot而著称的是申不害。

第36题孔子主张&quot赦大过&quot。

第37题中国古代政治是&quot早熟性&quot的。

第38题商鞅提出&quot不法古&quot、&quot不修今&quot的变法理论。

第39题法律制度都是一定的法律思想指导下的产物。

第40题商代,商王专设了&quot卜&quot、&quot巫&quot、&quot祝&quot,其主要任务是记事。

第41题孟子明确提出&quot罪人不孥&quot。

第42题李悝提出:赏罚必当的&quot为国之道&quot。

第43题我国古代神权法思想形成于夏代。

第44题孔子所说的&quot为政在人&quot,强调的是贤人治国()。

第45题孔子所说的&quot为政在德&quot强调是是以德治国。

第46题孔孟从人性善角度出发,提出预防犯罪的原则是&quot富之&quot、&quot教之&quot。

第47题商鞅提出&quot衣食足则知荣辱&quot。

第48题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为政&quot宽猛&quot的主张。

第49题中国法律思想史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

第50题把法家的&quot法治&quot和道家的&quot南面之术&quot结合的是慎到。

第51题夏、商的法律思想是()。
&quot天命&quot、&quot天罚&quot
&quot以德配天&quot
&quot明德慎罚&quot
&quot仁、义、礼、智、信&quot
第52题最早将&quot法律&quot二字连用的是()。
道家
墨家
儒家
法家
第53题首次将&quot刑书&quot铸在鼎上,公布成文法的是()。
邓析
孔子
子产
荀子
第54题&quot不法先王,不是礼义&quot是()的思想。
邓析
老子
子产
孔子
第55题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
男尊女卑
氏族同婚
嫡长继承制
分封制
第56题荀子提出&quot刑当罚&quot。

第57题周公制礼的基本原则是()。
亲亲
尊尊
长长
男女有别
正确答案亲亲
第58题孔子&quot仁&quot论的实质内容是()。
以&quot爱人&quot为中心
以孝悌为根本
以&quot克己&quot、&quot忠恕&quot为手段
以恢复和完善礼治为目的
正确答案以&quot爱人&quot为中心
第59题子产铸刑书及其产生的争论的历史意义在于()。
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
使过去的礼、刑分立走向礼、刑统一
打破了&quot刑不上大夫&quot的传统
否定和限制了贵族的法定特权
正确答案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
第60题所谓世卿世禄制度是指()等职位都由嫡长子世袭。
天子
诸候

大夫

正确答案天子
第61题&quot儒&quot者,在西周时期是指掌握()的人士。
一定文化知识
懂得周礼
以教育为业
以&quot相礼&quot为业
正确答案一定文化知识
第62题儒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二者既有联系以有区别。
周儒家
先秦儒家
封建正统的儒家
非正统的儒家
正确答案先秦儒家
第63题认为法律必须以礼为指导、为原则的说法是()。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胜残去杀
天下有道
正确答案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第64题儒、墨两家在法律思想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
儒家&quot尚贤&quot,墨家&quot尚同&quot
儒家&quot别贵贱&quot,墨家&quot兼相爱&quot
儒家&quot义&quot字当头,墨家&quot义&quot、&quot利&quot合一
儒家以&quot爱人&quot为核心,墨家以&quot兼爱&quot为核心
正确答案儒家&quot别贵贱&quot,墨家&quot兼相爱&quot
第65题法家提出的执法主张是()。
明法
任法
壹法
从法
正确答案明法
第66题先秦儒家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有()。
孔子
孟子
荀子
韩非子
正确答案孔子
第67题儒家的法律观包含()。
维护礼治
重视德治
强调人治
突出法治
正确答案维护礼治
第68题墨家在初期,以墨子所主张的兼爱、非攻、尚贤、()等为中心,与儒家展开论争。
节葬
节用
非乐
非命
正确答案节葬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www.openhelp100.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6-2 18:05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