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扫码加微信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欢迎您!%E9%99%88%E4%B8%BD%E7%AB%B9同学学号:1521780123006答案

单项选择题
1、经济管理者权威性作用要求其对权威有辩证认识,善于处理()的关系
1.权利与利益
2.权威与服从
3.上级与下级
4.信仰与现实
2、经济管理者的统筹性作用要求其对经济管理在空间和时间上全面考虑,也就是坚持()的观点。
1.质量互变
2.联系和发展
3.矛盾
4.普遍联系
3、“理势合一”是以下哪位哲学家的管理思想
1..韩非
2.杨朱
3.老子
4.王夫之
4、管理主体系统是一个()的矛盾统一体
1.多变量单层次
2.多变量多层次
3.单变量多层次
4.单变量单层次
5、单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统一性还表现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使()不断凝结为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东西,从而实现管理目标。
1.企业领导
2.管理客体
3.管理主体
4.企业员工
6、管理哲学研究的是
1.管理学和哲学的关系管理的方法
2.管理的方法
3.管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4.管理学
7、美国行为科学家麦克雷戈指出管理的根本问题是()。
1.管理的手段
2.管理的制度
3.管理的服从度
4.管理者对人性的认识
8、()是使宏观经济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状态的先决条件。
1.封闭性
2.完整性
3.开放性
4.独立性
9、任何管理系统都是()的系统。
1.A.相对开放
2.C.绝对开放
3.绝对封闭
4.相对封闭
10、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和客体受到外部组织的控制和影响,叫做()
1.D.被控
2.第三方控制
3.受控
4.自控
11、管理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简单可划分为管理价值和()
1.管理实践
2.管理理论
3.管理理念
4.管理经验
12、既是管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又是管理哲学全部原理的最后归宿的是()
1.价值
2.哲学价值
3.管理学
4.管理价值
13、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1.威廉&#8226大内
2.麦克雷戈
3.赫茨伯格
4.泰罗
14、协调的主要哲学依据是()
1.联系的观点
2.矛盾的同一性
3.质量互变原理
4.矛盾的斗争性
15、协调是()的统一
1.F.联系与发展
2.大我与小我
3.公平和效率
4.发展与和平
16、在管理实践中,管好人的关键是()
1.B.精神控制
2.重视人
3.物质上满足人
4.威慑人
17、管理客体有那三种要素组成
1.人才、财、物
2.人、财、物质
3.人、财、物
4.人、财富、物
18、实证主义的思想根源是欧洲哲学史上的()
1.E.科学主义
2.人文主义
3.经验主义
4.理性主义
19、认识客体是认识主体的
1.认识活动
2.学习活动
3.理论认知
4.实践活动
20、经济管理者的统筹性作用要求其对经济管理在空间和时间上全面考虑,也就是坚持()的观点。
1.普遍联系
2.质量互变
3.矛盾
4.联系和发展
多项选择题
21、管理客体具有哪些性质()
1.可管理性
2.可预测性
3.不可预见性
4.客观性
22、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生理需要
2.尊重需要
3.安全需要
4.归属和爱的需要
23、管理主体应具备的管理素质有()
1.协调组织能力
2.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控制和自控能力
4.传奇色彩又富有个性
24、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社会持续
2.经济持续
3.文化持续
4.生态持续
25、管理者必须具备哪两个知识素质()
1.管理学知识
2.专业的知识
3.哲学知识
4.全面的知识
26、
现代文明社会的支柱是指
1.管理
2.教育
3.计算机
4.科技
27、协调的类型可分为
1.制度性协调
2.利益性协调
3.沟通性协调
4.常规性协调
28、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
1.抽象和具体的方法
2.归纳和演绎相统一的方法
3.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方法
4.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思维方法
29、对现代经济管理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至少有以下几点()
1.是否尽职尽责
2.是否符合被管理者的需要
3.是否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4.是否有利于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的目标
30、政治素质中,据核心地位的是()
1.政治立场
2.政治敏锐性
3.政治方向
4.政治纪律
31、.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包括有
1.大气污染
2.噪声污染
3.水体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
32、管理者如何正确认识管理主体和客体的区别()
1.认识客体系统运动规律
2.掌握客体各要素特点
3.认识自己所负担的重要职责
4.掌握管理主动权
33、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条件有()
1.管理
2.军事
3.信息
4.人才
34、在管理领域影响较大的西方几种人性假设理论主要有
1.X理论
2.W理论
3.Y理论
4.Z理论
35、参谋系统的智能有()
1.优化决策方案
2.出谋划策
3.提供情报
4.创新方法
36、决策的基本特征如下()
1.决策具有可行性
2.决策的过程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最优选择过程就是一个优化过程
3.决策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追求目标的优化
4.决策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没有目标无法进行系统决策
判断题
37、发达国家比中国先进则可以说明发达国家的管理比中国更加有效
1.A.√
2.B.
38、
信息论是由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数学家C.E.申农创立的
1.A.√
2.B.
39、部门学科的建立把人们的眼界束缚在具体学科里。
1.A.√
2.B.
40、管理哲学的产生是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1.A.√
2.B.
41、管理实践不需要管理哲学的指导
1.A.√
2.B.
42、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是恩格斯提出的
1.A.√
2.B.
43、管理主体所具备的条件和素质多方面的,这些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
1.A.√
2.B.
44、管理价值一旦确定,在任何时间段都是有价值的
1.A.√
2.B.
45、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是绝对统一的
1.A.√
2.B.
46、管理者可以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只需要下属的服从
1.A.√
2.B.
47、
社会主体是指活动着的个体和集团的简单相加
1.A.√
2.B.
48、在管理领域,管理主体并不能作为认识主体
1.A.√
2.B.
49、在企业管理中,应用最多的协调手段是激励
1.A.√
2.B.
50、
“大棒加胡萝卜”是指惩罚与奖励双管齐下的办法
1.A.√
2.B.
51、
迪尔凯姆是孔德和斯宾塞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有机理论的批判继承者
1.A.√
2.B.
52、参与型领导方式相比命令型领导方式,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1.A.√
2.B.
53、在管理过程中,只要给予极大的物质奖励,可以更有效的替代精神激励。
1.A.√
2.B.
54、社会主体是指活动着的个体和集团的简单相
1.A.√
2.B.
55、计划经济是人为因素干扰经济规律的作用
1.A.√
2.B.
56、
经济活动属于经济领域,不需要哲学。
1.A.√
2.B.
主观题
57、简述组织的共同愿景与宗教的彼岸世界的区别。
参考答案:
首先是它们的现实性不同。共同愿景并不是一种完全不能到达的彼岸世界。通用愿景甚至并不排除在特定情况下对危机的应对。其次,共同愿景是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需要。学习型组织是这个学说中精髓。只有当整个组织的成员具有共同的愿景,而组织的学习以这个共同愿景为主导而展开时,组织才进入了学习状态。而彼岸世界只是一种虚构的想象世界,不需要学习,也不需要组织。
4.简述组织价值的三个层次。
组织生存所造就的社会中,不能不产生各种各样的组织以符合组织生存的需要。组织的存在导致组织价值的出现。主治价值体现或代表的是组织本身,而不是组织中的人,或组织所从属的社会。这就形成了价值的三种组织层次。最高层次是人类社会,一个相对对立的民族或国家实际上享有作为人类社会的价值层次的地位。第二个层次是组织层次。组织价值具有和谐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与主治的大小有关。第三层是个人价值层次。个人价值是导致组织价值的基础。
58、
简述效用结构的实际形态。
参考答案:
(1)组织礼仪和组织文化。集中体现组织价值的是组织精神,而组织意识是激发精神的非常有力的工具。(2)组织体制与控制:科层制(官僚制)与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组织体制是在效用结构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的因素。同时,组织体制的结构原则也是价值的体现。(3)命令与规章制度。(4)报酬。
59、
管理主体系统由那些系统构成?
参考答案:
管理主体系统由四个子系统构成,包括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和智囊系统。
(1)决策系统是整个管理主体的核心,它处于管理主体的上层,由整个组织的少数领导所组成,是管理主体系统的神经中枢。管理主体系统中的这部分人所组成的群体决定着整个组织总的发展方向。
(2)执行系统作为管理主体,其职责是根据决策系统的决策,做出相应的行动,贯彻落实各项指令、方案。为了有效地完成如上工作,执行系统中的人员也要制定较为具体的工作计划,如组织人员,制定制度等。
(3)监督系统可以从两个层面认识其职责。狭义的监督系统,其职责是根据决策系统的执令,对执行系统的工作进行评估,判定其工作绩效。广泛意义上的监督系统,其职能的范围被放大。此时,它不仅监督着执行系统及管理客体的工作,同时,它对决策系统及智囊系统的工作也起着评估、监督的作用。监督系统职能的正确发挥,可以优化整个管理主体的结构,提高其工作效率。
(4)智囊系统是现代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管理中,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过去那种凭一已之能进行经验管理的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这促发了智囊系统作为管理主体系统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的出现,同时使之成为现代管理主体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
60、简述管理哲学的三个层次。
参考答案:
(1)形而上学层次的管理哲学。主要考虑存在、理性、价值、意志、人格、自由和生命等问题;(2)方法论层次的管理哲学。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管理方法论的突破;(3)企业与一般组织的管理哲学。管理哲学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具体过程中存在,在更多的场合下也被称为管理理念。
61、简述管理关系的基本构成。
参考答案:
管理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经济管理关系、政治管理关系和社会意识管理关系。
(1)经济管理关系是人们通过各种经济组织对社会经济各种因素进行协调而形成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管理关系,是其他一切管理关系的基础。包括生产力的管理关系、生产关系的管理关系。
(2)政治管理关系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政治组织,对各种社会集团系统进行协调治理所形成的关系。政治管理关系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由无阶级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候,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为了实现和保障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集团的根本物质利益,而对各种社会集团组织进行管理协调而产生的关系。
(3)社会意识管理关系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对社会的人的意识和观念形态,对人的社会精神生活进行协调所形成的关系。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本身有着极其复杂的结构,社会意识管理关系是不同要素之间的协调形式和结合方式,它是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有序化的内在机制。
62、论述人们对人本管理的认识一步一步加深的过程。
参考答案:
人本管理思想主要是由组织行为学说发展而来的,通过对人际关系、人性、组织行为、领导行为以及激励、控制、指挥等管理方式的研究,人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到了。但是,被人们称为人本管理的认识,在实际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最初的认识是:人事一种资源。如果更好地利用、控制、激励人这种资源,发掘出更多的人的潜力,成为这种人本管理认识的基本母的。在这种认识层面上,人仍然是一种劳动资源,只是有优于其他劳动资源的品格。这种认识与真正的人本管理是具有极大区别的,并且可以说并没有离开传统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但从管理方法论的角度看,这种认识与巴人完全看作标准化资源的科学管理,却又有了很大的不同。客观地说,在多数打出“以人为本”的口号的企业中,这类认识仍然占据了主要地位。如果企业的目的仍然完全围绕利润开展,那么,这种认识是无法完成其飞跃的。
(2)第二层次的认识是:人本管理首先要确立人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全部管理工作围绕着如何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这种意识的人本管理已经基本摆脱了把人看作是标准物和标准化资源的传统管理哲学。这种层次的认识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人们几乎是被迫接受这种意识的。这种意识的产生与知识在经济中的越来越大的作用相关。知识需要人作为活的载体,需要人来完成知识向物质的转化过程,以及需要人来实现把知识与用于知识的整合与再创造的过程。实际上,在某些行业中,有时候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去留就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兴盛或没落。这种膜板效应不能不引起连锁反应。
(3)第三层认识是,以人为本意味着人在参与竞争性的生产活动或服务性的社会活动中,不仅获得相应的报酬,而且取得相应的环境条件,以开发人的潜能,锻炼人的意志和品格,在超越生存需要的水平上得到全面的自由发展。这是真正符合人本主义的管理目标的。必须看到,这种性质的人本管理在实践上已经超越了管理方法论的界限,而成为一种哲学的理想境界。显然,这是一种需要不断努力的远期目标。
63、简述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
参考答案:
(1)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实践关系。实践是沟通主客体之间的桥梁,实践关系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最为基本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先在性,是其他各种关系存在的前提。
(2)心理关系。管理活动中,伴随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实践关系的确立,在这一基本的关系中还生发出一种心理关系。这种关系包括认知关系与情感关系两大方面,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主要联系形式之一,在管理活动中起着不容替代的作用。
(3)价值关系。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指的是管理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相对于对方来说的有用性。正是这种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才会导致两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从而使他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道德关系。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双方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所以管理活动中必然存在着道德因素,它包括人情关系和人性关系两个方面。
64、
结合社会现实谈谈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辨证统一。
参考答案:

更多免费学习资料请登录www.openhelp100.com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7-7-25 20: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明星用户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4-29 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