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帮助中心知识拓展客服QQ 515224986
查看: 541|回复: 0

福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46
发表于 2017-2-24 14: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福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近代以来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从此站立起来了, 半殖民地的中国变成了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同时,千百年来由少数剥削者主宰国家、统治人民的历史宣告结束,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
第二,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上发生的最有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一系列国家继俄国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的成立是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又一个伟大胜利。它把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打开一个大缺口,严重打击了世界殖民体系,大大增强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这对于改变世界力量格局,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事业,推动世界走向进步和光明,具有深刻、久远的影响。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根据中国特有的国情和人民的愿望,去决定中国应该走什么道路。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固然在中国行不通,照搬别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也不会使中国走向新生。中国革命是沿着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先占农村、后占城市、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正确处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方面问题的革命三大法宝,经过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革命历程及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等这些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斗争中创造出来的。新中国正是这些基本经验凝聚而成的伟大成果。
2.新中国建国之初为巩固新政权主要进行了那些斗争?
答:建国初期,国际国内形势是极其错综复杂的。
在国际上,新中国一成立,就得到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承认。印度、缅甸、瑞典、瑞士等国也经过谈判,确认同国民党政府断绝外交关系而同新中国建交。英国很早承认新中国,但它在同国民党政府断交和支持恢复新中国政府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的问题上采取暧昧态度,建交谈判只能搁浅。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对中国是很重要的国际支持。但是,中国革命迅速取得胜利是出乎苏联领导人意料之外的,他们在对这个胜利表示欢迎的同时,在政治上还有些疑虑,对中国的经济援助也不能很多。妄图称霸全球的美国,在其“扶蒋反共”政策失败之后,仍然不肯放弃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新中国,并且竭力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阻挠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企图在政治上孤立新中国,在经济上实行封锁,在军事上实行包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能不能在同美帝国主义的较量中取得胜利,这是一个严峻考验。
在国内,人民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但还没有最后胜利。国民党残余武装还盘踞在西南、华南和台湾等地,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负隅顽抗,企图卷土重来;国民党反动派溃退时遗留和潜伏下来的200万政治土匪,60万特务分子,60多万反动党团骨干,以各种方式进行破坏和捣乱,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在新解放区,约有3亿多人口的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地主与农民的矛盾尚未解决。在国民经济方面,我们没收了官僚资本,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但我们接收的是国民党政府给我们遗留下来的一个烂摊子,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国民党政府的腐朽统治以及长期战争的摧残,建国初期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状态。
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在全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 经济制度,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条件。
在军事上,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华南、西南进军,追击残敌。到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除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和香港、澳门外,全国大陆获得解放,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统一。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全国解放前夕,官僚资本约占全国工业资本的66%左右,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接收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加上解放区的公营企业,构成了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准备了物质力量。
稳定物价的斗争,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一是加强金融管理,制裁破坏金融的首要分子。人民政府明令禁止金、银、外币在市场流通,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二是调集、掌握主要物资,实行集中抛售。这是战胜投机资本的物质基础和最有效的经济手段。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现金管理。这些措施的实行,到1950年4月,就出现了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通货膨胀停止、物价日趋稳定的新局面。从此结束了旧中国自抗战以来连续12年的恶性通货膨胀的局面,结束了旧中国几十年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局面。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6-2 16:47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