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帮助中心知识拓展客服QQ 515224986
查看: 371|回复: 0

[东北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1.“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出自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46
发表于 2016-11-17 21: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出自          (满分:3)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布卢姆
    D. 夸美纽斯
2..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下列 (    )不属于教学动力具有的特征 。          (满分:3)
    A. 方向性
    B. 动力性
    C. 动态性
    D. 转化性
3.强调教师本身即是研究者,研究的目的在解决平日碰到的问题属何种研究 ?          (满分:3)
    A. 基本研究
    B. 应用研究
    C. 评鉴研究
    D. 行动研究
4.一些评价专家认为,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有效的评价模式是 :          (满分:3)
    A. 目标达成模式
    B. 行为模式
    C. 差别模式
    D. 回应模式
5.实际在教学中发生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中做了什么 ,学生学了什么。          (满分:3)
    A. 实施课程
    B. 理解课程
    C. 文件课程
    D. 经验课程
6.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是          (满分:3)
    A. 独立性
    B. 主动性
    C. 体验性
    D. 探究性
7.(    ) 是现代教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满分:3)
    A. 赫尔巴特
    B. 布卢姆
    C. 杜威
    D. 凯洛夫
8.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          (满分:3)
    A. 先知者
    B. 管理者
    C. 促进者
    D. 指导者
9.(    )是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满分:3)
    A. 问题意识
    B. 批判意识
    C. 怀疑意识
    D. 创新意识
10.(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满分:3)
    A. 目标原则
    B. 量力性原则
    C. 过程原则
    D. 思想性原则
11.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的概念是          (满分:3)
    A. 附带学习
    B. 附学习
    C. 机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12.多元智能理论是由(    )提出的 。          (满分:3)
    A. 加涅
    B. 桑代克
    C. 皮亚杰
    D. 加德纳
13.被誉为“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的课程论专家是          (满分:3)
    A. 泰勒
    B. 博比特
    C. 查特斯
    D. 坦纳
14.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满分:3)
    A. 目标模式
    B. 过程模式
    C. 体验模式
    D. 情境模式
15.德国教育家拉伊和梅伊曼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这种“科学的教育学”被称为:          (满分:3)
    A. 经验教育学
    B. 思辨教育学
    C. 实验教育学
    D. 活动教育学
16.德国教育家根舍因首创          (满分:3)
    A. 发现法
    B. 结构主义的课程论
    C. 要素主义的课程论
    D. 范例教学理论
17.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其中之一是          (满分:3)
    A. 随机性
    B. 活动性
    C. 连续性
    D. 积极性
18.在课程发展史上,(    )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视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并进而开启了课程开发科学化历程。          (满分:3)
    A. 博比特
    B. 查特斯
    C. 泰勒
    D. 施瓦布
19.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3)
    A. 杜威
    B. 卢梭
    C. 斯宾塞
    D. 夸美纽斯
20.( )它主张评价应全面反映教育现象和课程现象的真实情况,为改进教育和课程实践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满分:3)
    A. 量化评价
    B. 质性评价
    C. 相对性评价
    D. 绝对性评价
二、多选题:
1.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研究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美国教育家布卢姆首创了CIPP评价模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可以不依据课程标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时,我们说课程是经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校或教室内所遭遇的一切经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课程标准为教材的具体要求及深度、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8次大的课程改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开始分为友谊关系和同伴团体两方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三、判断题:
1.每一种课程评价所体现的特定的价值观的不同,我们可把迄今为止的课程评价分为          (满分:2)
    A. 目标取向的评价
    B. 过程取向的评价
    C. 结果取向评价
    D. 主体取向的评价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满分:2)
    A. 三级课程是一个管理概念,因此,国家课程是最高级最重要的。
    B. 课程改革还不成熟,其管理权力的下放一定会出现“一放就乱”的局面。
    C. 国家课程就是国家的责任,国家可以完全不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D. 三级课程在总体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都服从和服务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
3.课程设计的取向大致分类为:          (满分:2)
    A. 认知取向
    B. 学术理性主义取向
    C. 目标取向
    D. 技术学取向
4.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中 ,学习方式转变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有          (满分:2)
    A.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
    B. 教师不明确自己学习方式转换中的角色意识
    C. 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新的学习方式,忽视或者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
    D. -
5.下列与过程取向的评价相符的是 :          (满分:2)
    A. 反对目标评价取向
    B. 强调评价者与具体评价情境的交互作用
    C. 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相符合,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
    D. 在方法论上,倡导“量化研究”方法
6.文件课程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按照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现实的社会环境和学生发展的可能,由课程研究者制定的一套文件。文件课程包括          (满分:2)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和
    C. 教材研制中心开发的教科书
    D. 练习册
7.下列何者说法正确?          (满分:2)
    A. 教育目标比教育目的具体
    B. 一般认为学校教育是广义的教育
    C.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D. 教育目的比教育目标具体
8.赫尔巴特所倡导的四阶段教学法为:(    )、系统和方法。          (满分:2)
    A. 明了
    B. 联合
    C. 接受
    D. 反省
9.以下哪些是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满分:2)
    A. 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将学生编班
    B. 把教学内容按学科和学年分解为小的教学单元——课
    C. 教学场所较为固定
    D. 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
10.下列属于范例教学过程结构阶段的有          (满分:2)
    A. 范例阐明个的阶段
    B. 范例阐明类的阶段
    C. 范例阐明类的阶段
    D. 范例应用的阶段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6-18 04:35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