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回复: 0

论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46
发表于 2021-12-21 12: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论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
姜付秀 王 莹 李欣哲

[摘要] 国有企业改革步入新阶段以及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提出了更为严格、更加全面、更高标准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探讨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内涵以及培育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一方面,国有企业家精神应该强调创新意识,这是一般企业家精神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家精神应强调政治意识,这是国有企业家精神特有的素质要求。国有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政治意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对如何培育和强化国有企业家精神的路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国有企业;企业家精神;创新意识;政治意识

一、引言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步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值得重视的是,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以放权让利、提高企业效率为目标的改革(1)戚聿东、张任之:《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再出发?——基于整体设计与路径协调的视角》,载《管理世界》,2019(3)。,也不同于始于世纪之交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2)黄群慧、余菁:《新时期的新思路: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治理》,载《中国工业经济》,2013(11)。,而是在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引领下亟须新精神、新要求和新行动的国企改革。同时,从国际大环境看,如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在如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3)王一鸣:《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载《管理世界》,2020(12)。,国有企业理应也必须肩负起国家使命,彰显政治担当,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探寻新做法、积累新经验。而无论是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还是大变局形势下助力实现国家战略调整,都对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提出了更为严格、更加全面以及更高标准的要求。因此,在这样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呼唤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对国有企业家精神进行科学定义和深刻解读,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企业家精神内涵而言,目前学术界形成了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共识。(4)J.A.Schumpeter.“The Creative Response in Economic History”.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47,7(2):149-159;P.Drucker.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rinciples and Practices.New York:Harper Trade,1985;张玉利:《创业与企业家精神:管理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载《南开学报》,2004(1)。从1755年Cantillon在其著作《商业性质概论》中强调市场经济中企业家洞察力与活力的重要性开始,陆续有学者将企业家精神概括为一种能力或过程,包括勇于创造的素质(5)F.H.Knight.Risk,Uncertainty and Profit.New York:Hart,Schaffner and Marx,1921.、实现“创造性破坏”的能力(6)J.A.Schumpeter.“The Creative Response in Economic History”.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47,7(2):149-159.、将变化作为机会进行充分利用的创新意识(7)P.Drucker.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rinciples and Practices.New York:Harper Trade,1985.等。西方学者的上述观点对国内学者产生了较大影响。李新春指出,应该将企业家精神的发挥理解为企业家创新的过程;鲁兴启和叶勤也认为,企业家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变革和创新精神。(8)李新春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企业家理论与企业成长国际研讨会”综述》,载《经济研究》,2002(1)。张玉利则认为企业家精神关注的焦点在于机会而非当前所拥有的资源,同样强调了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内涵。(9)张玉利:《创业与企业家精神:管理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载《南开学报》,2004(1)。此外,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家精神内涵进行了一定拓展,如竞争意识与拼搏意识(10)邢以群:《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载《科学管理研究》,1993(6);靳卫东、高波、吴向鹏:《企业家精神:含义、度量和经济绩效的评述》,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4)。、抗风险能力(11)靳卫东、高波:《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企业家创新行为的经济学分析》,载《经济评论》,2008(5)。、诚信和责任意识(12)李兰等:《当代企业家精神:特征、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载《南开管理评论》,2019(5)。等。尽管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但创新意识一直被认为是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要素,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

需要注意的是,已有研究在讨论企业家精神时,并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异质性。企业的国有属性使得国有企业在企业目标、行为决策等方面与民营企业大不相同。那么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上是否有所差异呢?我们认为,国有企业首先是企业,具有企业的一般属性,具有经济组织追逐利润的共性特征,尤其是在全球竞争格局下,更需要通过创新来助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由此决定了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同样需要创新意识,这是国有企业家精神的一般性。

同时,国有企业具有特殊性。一方面,与私营企业的私有产权不同,国有企业的公有产权要求国有企业家必须具有奉献意识。私营企业的企业家有着充足的动机去提升企业价值。而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全民,并非企业家个人,加之不甚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使国有企业家提升企业绩效、创造企业价值的动力不足。因此,国有企业家必须要具备无私奉献精神,要怀有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创造财富、贡献力量的情怀,才有可能将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与私营企业追求单一经济目标不同,国有企业所承担的政治和社会责任要求国有企业家具有大局意识。私营企业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唯一目标,企业家依据该目标来进行决策。但国有企业除了经济目标之外,还承担着如实现国家战略、促进就业、扶贫等政治和社会责任,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家不应单单从企业自身出发,而应从国家战略布局、社会发展进步和百姓民生福祉的高度去进行决策,完成国有企业的国家使命。不论奉献精神还是大局意识,实则都是政治意识的具体表现,这是国有企业家精神的特殊性。

无疑,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应该既强调创新意识这一共性,又强调政治意识这一特性。强调创新意识是国有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其完成国家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而强调政治意识则是国有企业缓解代理问题的重要保证,更是其践行国家使命的内在动力。对于国有企业家而言,创新意识和政治意识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首先,二者相互补充。如果创新意识浓厚而政治意识薄弱,则容易滋生贪污腐败现象。现实中,诸多具有创新精神、为国有企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企业家,因为政治意识淡薄,犯下严重错误,对国家和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自身也锒铛入狱;反之,如果政治意识浓厚而创新意识薄弱,则无法突破国有企业现有发展瓶颈。其次,二者相互促进。创新意识通过推动创新产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服务国家战略,以增强国有企业家的政治成就感,从而强化其政治意识。同时,政治意识也为创新意识的增强提供了新动力。有着浓厚政治意识的国有企业家更能认识到持续创新之于国有企业、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因而其创新意识得以强化。

不论是对国有企业家精神内涵的探讨,还是对其内涵之间关系的讨论,目的都在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弘扬国有企业家精神。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培育和强化国有企业家精神的具体路径。“选好人、用对人是头等大事”(13)《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115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我们认为培育和激发国有企业家精神也应做到“选好”和“用对”:选出具有国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来领导国有企业,即精准选人;让国有企业家有足够的积极性和充分的空间来施展才干,即放手用人。与此同时,打造“软环境”和强化“硬约束”,通过文化育人使国有企业家精神内化于心,通过严格管人来威慑和规制有悖于国有企业家精神的行为。即应该从选、用、育、管四个方面入手探寻强化国有企业家精神的具体路径。

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现实需求,探讨了国有企业企业家精神的具体内涵和培育路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国有企业家精神,为更好地培育和弘扬国有企业家精神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有助于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实现,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第二,本文对国有企业家这一中国特色企业家群体的深入剖析及其企业家精神的深刻解读,在一定程度上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有助于增强“四个自信”。第三,本文对国有企业家精神内涵的探讨,对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二、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应强调创新意识
“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14)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20-07-22。,国有企业首先是企业,具有企业的一般属性。在全球竞争格局下,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保证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可见,国有企业家精神应该也必须强调创新意识。

(一)创新意识的内涵
根据企业从决定开展创新活动到获得最终创新产出的全过程,我们认为创新意识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家对创新的认识和态度,这决定了企业家挖掘企业创新潜力的意愿,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推动力。(15)张华、张庆林:《企业家创新意识与企业创新潜力研究》,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4)。比如,企业家是否对新的经验和刺激持开放的态度,是否愿意承认新观点的潜在应用价值等。(16)J.M.Pennings,and A.Smidts.“Assessing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Risk Attitude”.Management Science,2000,46(10):1337-1348.其次是企业家是否有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的欲望和勇气,这是确保创新思想落地的关键。比如,企业家是否愿意承担失败的风险等。最后是企业家是否有持续创新的耐心和决心,这是企业最终获得创新产出的保障。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企业家精神,包括国有企业家精神,其所强调的创新意识,就是一种把持续创新作为思维习惯和自发行为的思想境界。

(二)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1.国有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国有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

一个经济组织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获得发展。国有企业天然具有企业属性,谋求生存和发展是最基本的需求。这一现实需要迫切呼唤国有企业家的创新意识。

首先,国有企业家的创新意识能够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源动力。创新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17)P.A.Geroski.“Entry,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9,71(4):572-578;程惠芳、陆嘉俊:《知识资本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载《经济研究》,2014(5)。,提高成本加成率(18)刘啟仁、黄建忠:《产品创新如何影响企业加成率》,载《世界经济》,2016(11);诸竹君等:《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式创新与中国企业加成率动态》,载《世界经济》,2017(8)。,提升企业销售收入和盈利水平(19)周煊、程立茹、王皓:《技术创新水平越高企业财务绩效越好吗?——基于16年中国制药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数据的实证研究》,载《金融研究》,2012(8)。。本质上,创新为企业提供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家的创新意识能够引领企业率先进入蓝海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保持技术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战略。企业家丧失创新意识将导致企业难以在技术快速更替的时代始终保有竞争力。正如Christensen所指出的,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的大企业会随着技术和行业变化而走向失败,重要原因正在于其对“破坏性创新”的漠视。(20)C.M.Christensen.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assachusett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2013.

其次,当前国内外环境变化使得国有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更具必要性。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1)王一鸣:《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载《管理世界》,2020(12)。,国内经济发展环境也正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对于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而言,创新意识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市场竞争遵循优胜劣汰法则,唯有始终保有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才能获得持久的核心竞争力。从国际形势看,逆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一些核心技术的国外垄断与封锁对我国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包括部分民营企业)发展提出了挑战。国有企业家唯有增强创新意识,尽早培养自主研发能力,才能摆脱他人掣肘,才能使得国有企业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抗风险能力,从而得以生存并进一步发展壮大。

2.国有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国有企业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企业的国有属性决定了国有企业目标不只包括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盈利性目标”,还包括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等“公共性目标”。(22)黄群慧、余菁:《新时期的新思路: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治理》,载《中国工业经济》,2013(11)。这些国家战略层面的目标需要国有企业家增强创新意识,这不仅具有时代意义,更是使命所然。

首先,增强国有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有助于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经济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表现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而对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而言,增强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有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3)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1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创新作为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增强国有企业家创新意识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有助于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持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因此,增强国有企业家创新意识能够有助于缓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在经济新常态下为中国经济寻找到新的增长点,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其次,增强国有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是国有企业必然的使命追求,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一方面,国有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国有企业在国际资源配置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提升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这无疑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同时通过打造“中国品牌”和“国家名片”来进一步塑造我国充满魅力的大国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另一方面,对于处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而言,技术垄断和技术封锁是其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最大阻碍。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高尖端技术封锁,航天、军工、通信等领域的国有企业家更需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24)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8-05-29。国有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加速培育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将打破技术壁垒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与稳定,助力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三、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应强调政治意识
国有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是企业家精神的共性特征。但是,国有企业家和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家不完全相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坚定信念、任事担当,牢记自己的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25)《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90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可见国有企业家除了“经济人”身份之外,更具有特殊的“政治人”身份,因此国有企业家精神理应具有特殊性,要强调政治意识。

(一)政治意识的内涵
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和企业目标决定了国有企业家的政治意识内涵。首先,企业的公有制性质要求国有企业家要有奉献精神。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全民,并非企业家个人;同时,国有企业不甚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使得企业家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不对等。因此,国有企业家必须具备无私奉献精神,要怀有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创造财富、贡献力量的情怀和追求,才有可能将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其次,国有企业所追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多重目标要求国有企业家具有大局意识。除了经济目标之外,国有企业还承担着如实现国家战略、促进就业、扶贫等政治和社会责任,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家必须具备大局观念,从国家战略布局、社会发展进步和百姓民生福祉的高度进行决策,践行国家使命。因此,奉献精神和大局意识是国有企业家政治意识的内涵所在。

(二)政治意识的必要性
1.国有企业家的政治意识有助于国有企业缓解代理问题

国有企业存在天然的所有者缺位问题,导致了企业家与国家大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较为严重。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权。而国家和全体人民只是法律上的企业资产所有者,实则缺乏动机和能力去监督和约束代理人。(26)张维迎:《从现代企业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载《改革》,1995(1)。所有者的缺位意味着对企业家监督的缺位,这就导致国有企业家有动机也有能力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尽管自2003年起国务院国资委代为监管国有企业,但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及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也使得其对国有企业家的监管难上加难。国有企业家的代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在职消费(27)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载《经济研究》,2005(2);罗宏、黄文华:《国企分红、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载《管理世界》,2008(9)。、过度投资(28)杨华军、胡奕明:《制度环境与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载《管理世界》,2007(9);辛清泉、林斌、王彦超:《政府控制、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载《经济研究》,2007(8)。等方面,这都将损害国有企业的经济绩效。

增强企业家的政治意识则有助于缓解国有企业代理问题。与媒体监管(29)孔东民、刘莎莎、应千伟:《公司行为中的媒体角色:激浊扬清还是推波助澜》,载《管理世界》,2013(7)。、政府行政干预(30)钟海燕、冉茂盛、文守逊:《政府干预、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投资》,载《管理世界》,2010(7)。、纪委监管(31)陈仕华、姜广省、李维安、王春林:《国有企业纪委的治理参与能否抑制高管私有收益?》,载《经济研究》,2014(10)。等外部监督机制不同,增强国有企业家政治意识是对企业家内在精神的洗礼和升华,是从内在本质上缓解国有企业家的道德风险,从而有效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32)金宇超、靳庆鲁、宣扬:《“不作为”或“急于表现”:企业投资中的政治动机》,载《经济研究》,2016(10);王茂斌、孔东民:《反腐败与中国公司治理优化:一个准自然实验》,载《金融研究》,2016(8)。,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国有企业家政治意识的加强既不是为规避政治风险而“不作为”,也不是为追求政治晋升而“急于表现”(33)金宇超、靳庆鲁、宣扬:《“不作为”或“急于表现”:企业投资中的政治动机》,载《经济研究》,2016(10)。,而是政治觉悟的提高、自身修养的提升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即对奉献精神和大局意识的培育和弘扬。

2.国有企业家的政治意识有助于国有企业践行国家使命

企业的国有属性决定了国有企业家必须坚定鲜明的政治立场,担当庄严的政治使命;同时,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决定了国有企业家肩负着光荣的社会责任。我们认为,国有企业家的政治意识就是国有企业践行上述国家使命的内在驱动力。

首先,增强国有企业家的政治意识能推动国有企业完成政治使命。国有企业作为践行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阵地,作为领导干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主要战场,增强国有企业家的政治意识有助于其深入学习、透彻理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重大部署,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同时,“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34)《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 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载《人民日报》,2016-10-12。国有企业家政治意识的增强无疑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中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从而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其次,增强国有企业家的政治意识能助力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35)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20-07-22。在社会面临困境之际,具有浓厚政治意识的国有企业家也确实展现了社会担当,肩负起了社会责任。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之时,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在10天之内建成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并交付使用,充分展示出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国有企业家的政治意识使国有企业“压舱石”和“顶梁柱”本色得以彰显,成为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

四、创新意识和政治意识的关系
探究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不仅需要关注其具体内涵所在,也需要对多个内涵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全面、系统地解读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才能更科学地指导实践。我们认为,创新意识作为企业家精神的共性内涵,政治意识作为国有企业家精神的特性内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首先,创新意识与政治意识相互补充,缺少任何一种意识都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创新意识与政治意识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一种意识的存在能够强化另外一种意识。

(一)创新意识与政治意识相互补充
1.创新意识浓厚而政治意识薄弱易滋生贪污腐败现象

创新活动在扩大企业规模、推动企业绩效增长的同时,有可能助长企业家好大喜功的作风和构建商业帝国的冲动。(36)有着浓厚创新意识的国有企业家,在任期之初可能不断开拓创新,加大企业创新投入,进而推动企业快速扩张和高速发展。然而,随着企业创新成果增多、企业规模扩大以及行业地位上升,那些缺乏政治意识的国有企业家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首先,创新意识浓厚而政治意识薄弱的国有企业家可能产生过度创新投资的冲动,造成国有资源浪费、国有资产流失。创新投资有助于扩大企业规模,使管理层有动机通过过度创新来获取更高薪酬、声望和地位(37)卢锐:《企业创新投资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载《会计研究》,2014(10)。;同时,创新投资专业性强、评价难度高,且创新产出具有不可预见性或高不确定性的特点(38)B.R.Holmström.“Agency Costs and Innov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1989,12(3):305-327.,由此产生的高度信息不对称为企业家过度创新投资提供了条件。

其次,创新意识和与之伴随的事业成功为国有企业家带来了更为丰厚的资源、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当企业家政治意识淡薄时,会更多地进行贪污腐败等机会主义行为。企业家天然具有出于提升自身权力、薪酬以及声誉等目的进行企业扩张或构建商业帝国的冲动。(39)M.C.Jensen.“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and Takeover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2):323-329;R.Stulz.“Managerial Discretion and Optimal Financing Policie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0,26(1):3-27.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问题强化了国有企业家的这一自利动机,丰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资源也为其自利行为提供了机会。同时,随着权力的增大和地位的上升,国有企业家更可能产生居功自傲情绪,谋求更多的私有财富,贪图个人享受,最终使国有企业沦为企业家的私人王国。

事实上,在近些年的市场经济浪潮中,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人凭借自身开拓进取和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确实推动了国有企业高速发展,但由于政治意识严重缺乏,面对体量不断扩大的国有企业,他们思想意识发生扭曲,变“公仆”为“主人”,开始利用公有权力为个人谋私利。可见,当国有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浓厚而政治意识薄弱时,就无法从动机和源头上遏止其机会主义行为,极易滋生贪污腐败现象。

2.政治意识浓厚而创新意识薄弱将无法突破国有企业现有发展瓶颈

几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使得国有企业发展存在瓶颈。譬如,近年来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改革停滞不前(40)戚聿东、张任之:《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再出发?——基于整体设计与路径协调的视角》,载《管理世界》,2019(3)。,尽管尝试了分拆、合并、重组等一系列举措,但改革效果均不明显;再如部分国有企业家一味强调“做大”而不注重“做强做优”,导致了僵尸企业的形成,至今仍未完全将该类企业从市场中淘汰。(41)肖兴志、张伟广、朝镛:《僵尸企业与就业增长:保护还是排挤?》,载《管理世界》,2019(8)。

单纯增强国有企业家的政治意识无法完全克服上述困难。政治意识能够缓解上述改革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无法为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发展瓶颈提供思路和方法上的指引。政治意识强调国有企业家的政治素养、政治思想和政治逻辑,能够约束国有企业家的自利行为。然而,仅有政治意识并不足够,还应该从市场竞争角度考虑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现实中,不论是改革受阻的行业垄断型国企还是僵尸企业,往往都是因为国家政策对其进行了过度保护和倾斜,使其未能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进而导致该类企业缺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意识强调国有企业家要有充分把握市场上每一个创新机会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持续进行创新投入,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为国有企业提供了突破发展瓶颈的思路和途径,有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更有助于实现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目标。可见,如果只有政治意识而没有创新意识,就无法快速有效地识别并抓住市场机遇,难以突破国有企业现有的发展瓶颈。

(二)创新意识与政治意识相互促进
1.创新意识增强政治意识

相较于其他人群,企业家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满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cClelland通过对企业家特质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家群体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需要。(42)D.C.McClelland.“N Achiev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A Longitudinal Stud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5,1(4):389-392.具体地,对于杰出的企业家来说,物质上的富足远非他们的最终目标,而靠自己的信念和能力取得成就才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由此可见,对于作为企业家群体一员的国有企业家来说,精神满足和情感反馈也十分重要。

当国有企业家创新意识浓厚时,企业创新成果有所增加,其带来的积极情感反馈会增强国有企业家的政治信仰和政治意识。具体来说,由于企业的国有属性,其创新成果本身就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增强国家综合实力,这使得国有企业家实现了践行国家使命、履行政治和社会责任的目标,进而在政治上实现了自我价值。这种强烈的政治成就感无疑会进一步增强其政治意识。同时,企业集团、政府以及社会多方基于创新成果授予国有企业家的表彰与荣誉,同样提升了其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了国有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和社会奉献感。由此可见,国有企业家的创新意识能够增强其政治意识。

2.政治意识强化创新意识

国有企业现有的激励制度在提高企业家创新意识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国有企业家的晋升激励制度不利于增强其创新意识。一是国有企业家任期的短期性与创新产出的长期性不相匹配。现实中,国有企业领导人任职期间存在职位调动的不确定性,任职期限普遍较短。(43)我们根据国泰安数据库(CSMAR)中的相关数据统计得出,1990—2018年间国有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任期均值(中位数)分别为35(24)个月、33(23)个月。而创新活动的收益具有滞后性,这意味着企业家所做的研发投入很可能无法在任期内形成绩效。(44)吴延兵:《国有企业双重效率损失研究》,载《经济研究》,2012(3);周铭山、张倩倩:《“面子工程”还是“真才实干”?——基于政治晋升激励下的国有企业创新研究》,载《管理世界》,2016(12)。这种时间上的不匹配导致国有企业家创新意愿降低。二是国有企业家晋升的业绩压力与创新产出的高风险性存在一定冲突。国有企业家晋升与企业业绩表现密切相关。(45)X.Cao,M.Lemmon,X.Pan,M.Qian,and G.Tian.“Political Promotion,CEO Incentive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y and Performance”.Management Science,2019, 65(7): 2947-2965.而创新的高风险特征并不必然带来好的公司业绩。因此,晋升意愿强烈的企业家可能会更关注能给企业带来确定业绩的活动,而减少高风险的创新活动。其次,国有企业家的报酬激励制度对其创新意识的激发也同样失效。尽管理论上期权激励有利于缓解国有企业家的短期化行为,但现实中,国有企业根深蒂固的公平性原则,使得经理人持股或股票期权激励等长期激励方式难以实施,或者不够有效。(46)Z.Chen, Y.Guan, and B.Ke.“Are Stock Option Grants to Directors of State-Controlled Chinese Firms Listed in Hong Kong Genuine Compensation?”.Accounting Review, 2013, 88(5): 1547-1574.此外,国有企业的行业垄断优势制约了国有企业家的创新意愿。由此可见,不论是政治晋升激励还是经济报酬激励,对国有企业家创新意识的强化都未能达到应有效果。

我们认为,国有企业家的政治意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创新意识提供新的动力。政治意识使得国有企业家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出发,基于政治观和大局观去审视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若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稳固国有企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石力量,必然要走持续创新道路。因此,有着浓厚政治意识的国有企业家会更加强烈地认识到创新对于国有企业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其创新意识。

五、培育和强化国有企业家精神的路径
从上述对国有企业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内涵之间关系的探讨中,能够看出弘扬国有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也为如何培育和强化国有企业家精神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向。我们认为应该从选、用、育、管四个方面入手,探寻培育和强化国有企业家精神的具体路径。具体而言,应健全选任机制来做到精准选人,创新激励机制和完善容错机制以放手用人,加强政治教育来文化育人,强化监督机制以严格管人。

(一)精准选人:健全选任机制
当前国有企业领导人的选拔任用模式以上级党组织或是组织人事部门的委任为主。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和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性质决定的,理论上也有助于保证国有企业领导人具有较强的政治素养。但是在实践中,一些企业的党管干部原则仍未落到实处,存在“带病提拔”现象;同时,现有选任机制容易受到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拔标准的影响,未充分考虑到企业家所需要的核心特质,使得选出的企业领导人对市场的洞察力不够,缺乏创新意识。(47)杨春学:《国有企业“企业家”选拔方式的经济学思考》,载《中国工业经济》,2002(7)。

要选拔出创新意识与政治意识兼具的国有企业领导者,我们认为要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注重对领导人选考察的全面性和精准性。具体来说,第一,为保障国有企业家的政治素养,需要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将党管干部原则落到实处。通过严格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的选任程序,牢牢把住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和廉洁关。第二,为保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有机会进入国有企业领导层,需要丰富选任方式,明确将公开遴选作为选拔任用国有企业领导人的方式之一,扩大选人视野。注重从市场选人是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属性的体现,能够使选任机制与市场竞争环境相适应,选出市场认可的良将贤才。第三,为精准选出政治素质过硬同时创新意识浓厚的国有企业领导人,选任机制的考察环节应充分听取董事会和党组织的意见。董事会具备对本企业领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市场价值的判断能力,尤其是在候选人是否具有足够的创新意识方面,其判断更为专业。而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由于深入基层、扎根实践,对候选人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才干有着独特的识别能力。因此,在考察环节应重视上述主体的意见,做到对国有企业领导人选综合、全面、精准的考察,保证其兼具政治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放手用人: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容错机制
选拔出合格的国有企业家之后,需要考虑如何进一步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政治意识,从而强化国有企业家精神。结合国有企业相关制度现状,我们认为在用人方面,应该创新激励机制和完善容错机制。

在激励机制方面,首先,应设计有效的国有企业家中长期激励方式。创新收益往往具有滞后性,如果无法在任期内产生效果,将会挫伤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48)吴延兵:《国有企业双重效率损失研究》,载《经济研究》,2012(3);周铭山、张倩倩:《“面子工程”还是“真才实干”?——基于政治晋升激励下的国有企业创新研究》,载《管理世界》,2016(12)。同时,创新作为一项增加企业长期价值的高风险活动,实行股权激励更有利于激励企业家进行创新投入。因此,需要将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与企业家的年度业绩考核、三年战略指标考核、五年任期考核等挂钩,推动和引导企业家兼顾年度短期业绩和中长期战略目标,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其次,应建立对国有企业家的精神激励机制。引入企业家终身动态评价机制。建立国有企业经理人的档案系统,记录其职业生涯中所有任职情况以及任职公司后续发展情况等信息。同时也应加强相关信息披露,增强声誉激励。对在国企改革发展、追求国家战略目标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企业家应及时予以表彰并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从而激发国有企业家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其政治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完善容错机制方面,一是应建立容错清单。划分清楚敢作为与乱作为、出于公心与私利、失误与犯错之间的界限,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建立尽可能完备的容错清单,并根据企业改革和发展情况实时进行调整与公示。二是应完善容错机制的配套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后续考评与奖励制度,对已经被“容错”的企业家平等对待,大胆进行评优和提拔。切实做到宽容那些在改革创新中发生失误的国有企业企业家,形成“为负责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的积极导向。

(三)文化育人:加强政治教育
思想意识的培育和增强离不开文化渗透这一路径,尤其是国有企业家的政治意识更需要通过文化熏陶的方式内化于心。国有企业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更应该注重企业内部政治文化建设。这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能够提升党的自我净化能力,提高国有企业家的党性自觉和文化自觉,从而有助于增强其政治意识。

我们认为,要增强国有企业家的政治意识,就要切实加强对国有企业家的政治教育。总体来说,就是要使国有企业家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首先,真学是不做表面功夫,切实开展体系化的课程或一定时长的活动来对国有企业家进行教育,确保课程和活动的有效参与度。课程内容应涉及党章和党史、政治纪律以及其他相关的政治理论知识。其次,真懂是要通过对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深入学习,达到对其透彻理解的效果。再次,真信是要树立并坚定正确的政治理想信念。通过将日常党内政治生活融入企业文化的内容中,使国有企业家拥有强烈、不可动摇的政治信念。最后,真用是要用习得的政治理论来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用政治理想信念来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将思想政治活动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结合,使国有企业家能够学以致用,强化政治认同,增强政治意识,并借由政治意识的增强提升创新意识。

(四)严格管人:强化监督机制
完善的监督机制是保护和增强国有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路径。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很容易导致企业家创新上的惰性和政治上的懈怠。强化监督机制,能够提升党的自我净化能力,增强企业家政治意识,可以有效缓解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有助于国有企业家时刻抱有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不断开拓创新,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下保持极强竞争力。

现阶段国有企业的监督制度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两类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机制主要指国有企业内部的党委会和监事会监督;外部监督机制则包括中央纪委和国家监委的纪律监察监督、国务院国资委和国家审计部门的出资人监督以及中央巡视组的不定期巡视监督。(49)朱珊珊:《国有企业监督制度的困局与策略》,载《经济体制改革》,2020(1)。 为保障国有企业家精神能够得到激发和弘扬,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强化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监督机制。第一,鉴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在企业内部的权威性,应形成以外部监督为主、内部监督为辅的监督体系,同时完善各项监督机制,严格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日常管理。具体来说,应该将外部监督制度化、流程化、日常化,从履职情况、廉洁从业、权力行使等各个方面,始终将国有企业领导人置于严格的管理监督之中;同时,要提高内部监督机构尤其是监事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以达到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有效监督与制衡。第二,需要优化监督资源,整合监督力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监督效能。多方监督主体应该建立监督互联的监管工作模式:一方面,统一调配监督资源和力量,定期召集各类监督主体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联合检查、联合分析、共同讨论,达成对发现问题的处理意见;另一方面,对监督工作进行明确分工,通过信息共享、群策群力、系统联动,减少工作的交叉重合,切实提高监督效率。

六、结语
当前艰巨繁重的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亟须国有企业的企业家肩负起历史使命,担当起家国责任,切实助力我国经济形成新发展格局。因此,探究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具体内涵以及培育路径具有极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有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进行分析,认为其应该既强调创新意识,又强调政治意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创新意识和政治意识的关系;最后探究了新时代国有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强化路径。本文在丰富企业家精神领域研究的同时,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以及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On the Connot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①
JIANG Fuxiu,WANG Ying,LI Xinzhe

(School of Busines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act:The new stage of reform and current complex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bring about more comprehensive,higher,and stricter requirement for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their duties.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both generally and in its more specific term,in this new context.On the one hand,this kind of new entrepreneurship emphasizes the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generally;on the other hand,it requires the entrepreneurs to improve their political acuity.On this base,this article further explores how to cultivate and strengthen this new spirit of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Key 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 consciousness;Political consciousness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5-19 17:25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