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帮助中心知识拓展客服QQ 515224986
扫码加微信
福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FAQ(五)
第五讲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中国改革的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   
首先我们学习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它的基本矛盾和其他社会制度下的基本矛盾有何区别?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面临的和必须予以正确解答的重大理论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一些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运动形式,但囿于历史条件,他们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列宁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消失了而矛盾还会存在的观点,但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运动规律没有进行阐述。斯大林在早期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晚年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始终没有把它当作全面性问题提出来。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具有“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毛泽东是在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解决途径的对比中阐明这一观点的,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因此它的解决不需要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更不需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他说:“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同时,又进一步指出:“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没有充分展开,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所以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作了最一般的概括,认为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和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适应的,但它又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基础又是相矛盾的。而不完善的生产关系主要是指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那部分生产关系。由于理论上的局限以及对基本国情判断出现失误等原因,在实践中我们曾经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一味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试图“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当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不能简单地以生产关系性质作为标准。实践证明,即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如果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的。而一些就其性质而言,不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只要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需要,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突破了解放生产力只是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系到一起的原有看法,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邓小平在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一致性。他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这也是中心任务。在实践中果断地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这样,就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途径是改革。在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的问题上,过去我们采用过“大跃进”的方法,采用过“抓革命,促生产”的方法,采用过用行政手段搞群众运动的方法,但这些方法都不成功。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并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指出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一,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多次强调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就国内来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我们在很长的时间里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追求所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同时始终未能完全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些都严重地束缚了作为生产力首要因素——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也制约了生产力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结果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高非常缓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就国际来看,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如果不进行调整和改革,只能在世界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落伍。20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周边国家及地区迅速发展,我们和世界差距拉大就是证明。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同时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认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不能改变。而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其中有不少是需要进行改革的。当具体制度和体制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如果不适时地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会丧失殆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改革总的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因此,邓小平在说明改革必要性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他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他说:“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
改革是当代社会主义各国的共同趋势,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就开始进行改革,但总体上没有触及到原有体制的实质,致使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陷入了危机四伏的境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时,它们又把社会主义建设原有模式的弊端归结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并由否定前者而根本抛弃后者。但是,私有化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并没有解决这些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反而使它们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它是理论上的创新,也是实践上的创举。如何评价和判断改革成败和是非得失?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鲜明地指出,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在改革的进程中,他从不同角度反复阐明了这一观点。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它归结为生产力标准,即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的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三个有利于”把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统一在实践标准之中,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应当指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只是判断改革和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而不是判断社会制度属性的标准。在改革开放的性质问题上,不能不问姓“社”还是姓“资”,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对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措施上,则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的要害是姓“资” 还是姓“社”的问题,目的是强调把注意力放到研究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才能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不要因纠缠于抽象的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贻误改革开放的时机,从而在根本上损害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他强调要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来认识和推进改革开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无条件的拒绝和否定一切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和因素;也不能把一切产生于资本主义并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广泛应用,但本身不具有社会属性的经济现象看作资本主义。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要求不能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的本来就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的东西加以拒绝;不能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的本来没有姓“社”姓“资”,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加以排斥;对于那些确实姓“资”,但在一定条件和一定限度内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凡是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如果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抽象地对它们进行姓“社”姓“资”的争论,只能延误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大业。
3.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改革由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之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与此同时,政治、科技、教育等领域改革也全面展开。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因为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根本最急迫的任务。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推进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的改革做了回顾:“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必须解决不少难度很大的深层次问题。目前我国改革仍然处于攻坚阶段,要在体制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卫生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迈出新的步伐,还必须解决不少难度很大的深层次问题。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改革推向前进,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0世纪90年代以后,江泽民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个全党工作的大局,系统地分析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党的十八大总结了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提出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建成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但稳定是相对的,不能因为改革有风险就不改革或者在改革中裹足不前,否则会导致更加严重、更加剧烈的社会不稳定。也不能因为在发展中可能出现不协调不平衡而不致力于发展。因此,需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但是改革和发展也不能不顾及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改革的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加快发展,但要注意协调发展。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及时化解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为此,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要坚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要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工作重点。   
5.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本内容由易百网整理发布
网址 www.openhelp100.com
QQ 515224986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1-3-18 13: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明星用户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4-29 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