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帮助中心知识拓展客服QQ 515224986
查看: 881|回复: 0

[南开大学] 《当代中国经济(尔雅)》1.生产条件不包括以下哪种内容...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46
发表于 2017-3-27 12: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南开17春学期《当代中国经济(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生产条件不包括以下哪种内容?          (满分:2)
    A. 劳动对象
    B. 劳动资料
    C. 劳动者
    D. 劳动方式
2.未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我国采取了什么做法?          (满分:2)
    A. 加大信贷额度
    B. 降低贷款利率
    C. 提供无息贷款
    D.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3.当影响分配的条件既定时,由于私人储蓄存款过量而导致存量资源的分配偏离均衡点,应采取的恰当做法是?          (满分:2)
    A. 等待市场自发调节
    B. 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C. 进行政策性调整,发行国债
    D. 变革体制结构
4.中国经济改革中进行的经济性分权的涵义是?          (满分:2)
    A. 政党与选民之间的权利划分
    B. 政党之间分权
    C. 强化地方政府的作用
    D. 经济决策权的重新划分
5.在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创新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不曾出现?          (满分:2)
    A. 公有制为主,非公有制为补充
    B. 公有制为主,非公有制为重要组成部分
    C. 保护合法的私人财产制度
    D. 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6.以下哪种描述不属于目前中国存在的收入分配问题?          (满分:2)
    A.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B. 区域差距不断扩大
    C.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D. 城乡居民福利不均衡
7.在投资决定论中,引起计划消费不能实现、事后投资大于计划投资的重要因素是?          (满分:2)
    A. 储蓄
    B. 消费
    C. 投资
    D. 金融
8.在微观收入分配过程中,导致收入分配差距不公平性扩大的原因不恰当的是?          (满分:2)
    A. 公有制下客观生产条件与主观条件的市场化分离
    B. 公有制下生产资料及其带来的收入被代理者独占
    C. 劳动尺度上的收入分配差别
    D. 非公有制下的经济性分离
9.不同时期的国民收入与国民储蓄之间的变动存在不同步性,其原因不包括是?          (满分:2)
    A. 收入增加的非规律性
    B. 收入的增加与消费增加不同步
    C. 强制储蓄的形式和强度不同
    D. 消费具有阶段性
10.中国在经济体制非均衡条件下的改革采取了怎样的路径?          (满分:2)
    A. 从农村到城市
    B. 从城市到农村
    C. 城乡并举
    D. 城乡分别单独进行
11.以下关于利率自由化并且控制利率在供求平衡点之上带来的积极效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可以鼓励储蓄
    B. 可以促进就业,使得劳动替代资本
    C. 可以发出一种资本充足的信号
    D. 可以把不合格的借贷者从市场中挤兑出去
12.以下关于收入分配中生产条件在不同成员和领域间的分配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满分:2)
    A. 生产条件的拥有者以生产条件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分配。
    B. 生产条件的分配影响收入分配,这个过程并不要求资本在市场上充分流动。
    C. 市场化的收入分配方式与生产条件不能够脱离,收入分配方式根据生产条件的多少来判断。
    D. 收入分配与各部门之间生产条件分配的均衡关系有联系,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要求资本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均衡分配。
13.政府在收入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调节各部门的收入分配?          (满分:2)
    A. 税收
    B. 公共产品
    C. 投资
    D. 社保
14.以下关于投资主体和投资部门之间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个人只考察内在收益较强的部门
    B. 政府可以将内在收益和外在收益结合起来进行投资部门的选择
    C. 投资主体会影响投资部门
    D. 政府投资于外部性较弱的部门
15.以下关于中国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满分:2)
    A. 经济改革活跃了政治气氛,为政治性改革创造了条件
    B. 中国经济改革为民主化政治创造条件
    C. 经济改革形成多个利益主体、利益集团相互制约的条件,进一步形成政治竞争。
    D. 经济性改革和行政性改革强化了地方政府的独立性
16.在非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强制储蓄的形式或者内容不包括以下哪种?          (满分:2)
    A. 发行流通纪念币
    B. 征收货币税
    C. 原来不通过货币的媒介进行交换,现在转变为货币媒介进行交换
    D. 储蓄的现实化
17.在收入分配中除了微观的收入分配外尚需宏观的再分配相匹配,其原因不包括以下哪种?          (满分:2)
    A. 由于外部性的因素使得市场出现失灵的现象
    B. 许多非物质生产领域无法进行市场化
    C. 社会需要建立保障基金
    D. 微观收入分配是私有制的产物
18.对于我国储蓄大于投资的储蓄过剩现象,原因不包括以下哪种?          (满分:2)
    A. 过度的储蓄
    B. 投资能力和投资效率低
    C. 竞争性外资引入过多
    D. 储蓄结构不合理
19.关于政府取得收入和支出过程所遵循的原则说法不当的是?          (满分:2)
    A. 要着眼于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
    B. 要把效率和公平统一起来
    C. 当出现效率和公平相背离的情况时优先考虑公平
    D. 不仅仅遵循劳动标准和所有权标准
20.改革开放之初,社会的主导消费品是百元产品,其中所谓的“三大件”不包括以下哪个?          (满分:2)
    A. 电视机
    B. 自行车
    C. 手表
    D. 缝纫机
21.关于对外投资项目的选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投资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
    B. 投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项目
    C. 投资具有时代潮流的项目
    D. 投资满足维护国家权益需求的项目
22.关于引进外资和其对国内经济带来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外资与内资一般不是同质的
    B. 引入外资一定会提高投资效率,从而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
    C. 外资的引入可以使过国内补充性因素得到有效配置
    D. 引进外资的同时会引进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产生外溢效应影响国内企业发展
23.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和变迁中采用的方式是以下哪种形式?          (满分:2)
    A. 强制性
    B. 诱致性
    C. 自发性
    D. 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
24.旧的社会分工使得占有主体的有效占有范围受到限制,比如说知识分子适合于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          (满分:2)
    A. 农业
    B. 科学研究
    C. 军事
    D. 工厂车间
25.在低利率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不包括以下哪个?          (满分:2)
    A. 低利率会刺激人们的消费,抑制社会储蓄,从而使社会的资金来源降低到最佳水平之下。
    B. 储蓄具有利率弹性,低利率政策鼓励了自我融资从而减少了流入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削弱了金融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
    C. 低利率发出了供不应求的错误信号,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D. 导致资本密集度的人为的提高,对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加剧失业的压力。
26.对于我国在储蓄过剩的同时外资流入却呈现扩大趋势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外资的流入提高了国内投资的效率
    B. 外资在政策上享有优惠
    C. 国内的利率处于较高水平
    D. 外资的引入增加了净国民收入
27.关于我国在开放条件下的贸易和产业战略的选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非战略性领域只研究比较优势战略即可
    B. 若涉及到战略性问题考虑,不能只因为没有比较优势而放弃
    C. 应当战略问题都放进去,将比较优势进行扩展,然后再考虑比较优势战略
    D. 大部分情况下应当考虑竞争优势战略即可
28.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失业工人群体不仅失去了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而且不能通过劳动力获得收入,因而扩大了收入分配差别,这种现象称为?          (满分:2)
    A. 经济性分离
    B. 市场性分离
    C. 社会不公平
    D. 劳动力商品化
29.以下假设项目的对外投资不是主要出于战略性意义考虑的是?          (满分:2)
    A. 投资巴基斯坦建立石油运输线
    B. 投资通过缅甸、云南昆明打通印度洋联系的项目
    C. 投资泰国基地海峡以沟通印度洋
    D. 在国外投资“狗不理包子”
30.中国农村改革实行全国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个别农村不采取这种做法的农村我们应当?          (满分:2)
    A. 强制推行责任制
    B. 取缔并处罚
    C. 允许因地制宜
    D. 进行私有化
31.关于我国利率和储蓄投资实际情况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满分:2)
    A. 储蓄增长速度高于投资增长速度
    B. 储蓄投资存在不对称性变化
    C. 应当抑制储蓄来降低高储蓄率
    D. 应当提高投资能力
32.在传统的分配制度中,存在着城市工人工资远高于农民工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带来的?          (满分:2)
    A. 市场因素
    B. 工作内容
    C. 身份制
    D. 社会福利
33.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不仅仅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事实上还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重大的结构性变革,产生了新的矛盾,这不包括?          (满分:2)
    A. 劳资关系矛盾
    B. 贫富差距加大
    C. 生产力落后
    D. 上层建筑落后
34.以下哪些行业比较容易出现产业性歧视问题?          (满分:2)
    A. 服务业
    B. 农林业
    C. 工业
    D. 高新科技产业
35.凯恩斯倡导绝对收入,他认为政府转移支付从高收入者手中取得收入转移到低收入者手中会使得国民储蓄率如何?          (满分:2)
    A. 不一定
    B. 不变
    C. 升高
    D. 降低
三、判断题:
1.在既定的国民收入下,国民收入的支出结构在不同承担主体间发生变动时,会使得增量资源在国民部门间分配的比例发生改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公平是历史的范畴,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在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无任何优势可言,应当实施全部退出,因为非国有资本可以保证最优供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中国的公有制经济体制改革包括范围和形式两个层面的变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把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从对立变为统一,是中国体制和制度转变中的一大创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当由于生产社会化所要求的公有制占有范围超出占有主体的有效范围时,可以采取授权占有等间接的方式进行公有制占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相比正式制度而言,非正式制度具有更高的可移植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公有制包括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公平和以劳动尺度衡量的收入分配这两层涵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力、支配力和控制力在不同的地方有所差异,它对于农村的影响大于对城市的影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对立的,因此资产阶级的公平在公有制社会中应当被否认。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居民见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但城市内部和乡村内部收入差距相对稳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客观原因之一是生产条件中土地的有限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中国的脑体倒挂问题,根植于等级制度,导致对收入分配标准的扭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当各部门的储蓄倾向相同时,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会影响国民储蓄的规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在经济对外开放的情况下,投资与储蓄之间可以没有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6-15 05:14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