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南交大17春《当代中国经济概论》在线作业二 西南交通大学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1.“兰格模式”的支持者包括(    )。          (满分:5)
 A. 兰格
 B. 勒纳
 C. 泰勒
 D. 哈耶克
 2.1980年的“分灶吃饭”财政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          (满分:5)
 A. 地方政府获得部分财权
 B. 地方政府收支包干
 C.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D. 创收归己
 3.列宁的新经济政策(1921年)包括的主要内容是(    )。          (满分:5)
 A. 粮食税
 B. 商品交换
 C. 国家掌握经济命脉
 D. 禁止外资
 4.1980年代后,我国开始了利用外资的试验,利用外资的显示有(    )。          (满分:5)
 A. 中外合资
 B. 外商独资
 C. 中外合作
 D. 来料加工
 5.1957年,赫鲁晓夫进行了向地方政府放权的经济改革,主要措施包括(    )。          (满分:5)
 A. 撤销中央主管经济工作的部位
 B. 成立地方行政经济委员会
 C. 放权让利
 D. 承包经营
 6.总体上看,分税制完善后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有较大改善,表现为(    )。          (满分:5)
 A. 转移支付力度加大
 B. 支付结构不断优化
 C. 公共服务均等化效果明显
 D. 地方政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7.上世纪60年代后期,匈牙利实行了“新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    )。          (满分:5)
 A. 政府间接干预
 B. 引入市场机制
 C. 中央掌握重大计划决策
 D. 学习波兰经验
 8.农业采用家庭经营的优点主要是(    )。          (满分:5)
 A. 家庭成员齐心协力
 B. 成本收益计算准确
 C. 风险承受能力强
 D. 管理成本低
 9.如何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都涉及权力的配置,即:(    )。          (满分:5)
 A.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公共物品
 B. 谁负责生产公共物品
 C. 谁监督公共物品的生产
 D.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关系
 10.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改革实质是(    )。          (满分:5)
 A. 给予企业剩余控制权
 B. 给予企业剩余索取权
 C. 自行生产
 D. 企业重组
 11.国有企业改革并未止步于承包经营的原因是(    )。          (满分:5)
 A. 承包基数难以确定
 B. 承包绩效考核难以全面
 C. 经营行为短期化
 D. 内部人控制
 12.1998年后,国有企业最终走上产权改革道路的主要原因有(    )          (满分:5)
 A. 放权让利途穷路末
 B. 国有脱困急需资金
 C. 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形成
 D. 经济形势好转
 13.1957~1979年间,中国财政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          (满分:5)
 A. 公共财政与企业财务合一
 B. 政府利用对资源的定价权获得税收以外的巨大收入
 C. 企业承担税收义务不规范
 D. 国家收入高度集中于中央
 14.我国农村的包产到户曾经历“三起三落”的命运,时间分别是(    )。          (满分:5)
 A. 1965年秋季
 B. 1959年春
 C. 1961年春
 D. 1986年春
 15.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认为计划经济的弊端是(    )。          (满分:5)
 A. 权力过于集中于中央
 B. 中央管得过多
 C. 中央权力集中不够
 D. 下放权力
 16.地方政府从中央政府取得转移支付的理由主要有(    )。          (满分:5)
 A. 校正外部性
 B. 弥补地方财政赤字
 C. 实现区域平衡发展
 D. 推进地方建设
 17.1953年中国推行农业合作化的目的是(    )。          (满分:5)
 A. 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
 B. 低价获得农民的粮食
 C. 改造农民
 D. 保障城市粮食供应
 18.表现新古典经济学家帕累托“科学计算”(计划)思想的著作有(    )。          (满分:5)
 A. 社会主义制度
 B. 政治经济学手册
 C.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D. 共产主义ABC
 19.1986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承包制全面推行,其基本形式包括(    )。          (满分:5)
 A. 上缴利润定额包干
 B. 利润比例分成
 C. 企业减亏包干
 D. 利润、技改包干,工资总额与利润挂钩
 20.在20世纪30年代那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效率的论战中,反对方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5)
 A. 米塞斯
 B. 勒纳
 C. 泰勒
 D. 哈耶克
 更多免费学习资料请登录www.openhelp100.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