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帮助中心知识拓展客服QQ 515224986
查看: 354|回复: 0

北语17春《唐宋古文研究》作业1答案资料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9028
发表于 2017-5-25 15: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17春《唐宋古文研究》作业1
答案

一、单选题:
1.在西方,古代汉语文学中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是(    )。          (满分:4)
    A. 诗歌
    B. 散文
    C. 戏剧
    D. 小说
2.《讨武氏檄》是(    )的作品          (满分:4)
    A. 王勃
    B. 杨炯
    C. 陈子昂
    D. 骆宾王
3.从东汉到隋,(    )称之为“文学的自学时代”。          (满分:4)
    A. 鲁迅
    B. 朱自清
    C. 胡适
    D. 钱钟书
4.最早有意识地出于功利目的而提倡散体文的,历来认为是西魏的宇文泰、(    )等人。          (满分:4)
    A. 苏绰
    B. 欧阳修
    C. 韩愈
    D. 柳宗元
5.不是初唐四杰的是(    )          (满分:4)
    A. 王勃
    B. 杨炯
    C. 陈子昂
    D. 骆宾王
6.骈文的特点不包括(    )          (满分:4)
    A. 并列的排句,以两句或四句为主
    B. 讲求对偶
    C. 句法讲求变化多端
    D. 用典
7.“散文”二字最早出现在文献(    )中。          (满分:4)
    A. 刘勰《文心雕龙》
    B. 西晋木华《海赋》
    C. 韩愈《与冯宿论文书》
    D. 刘师培《论文杂记》
8.唐宋散文之前散体文的代表是(    )          (满分:4)
    A. 殷周之文
    B. 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
    C. 东汉到隋的散体文
    D. 西汉散文
9.属于“史家记事”类散文的是(    )          (满分:4)
    A. 《孟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国语》
10.韩愈《送孟东野序》中“鸣”字用法各不同体现了散文哪个文学语言特征(    )。          (满分:4)
    A. 散文为主,杂用一些排偶、对句,很少用四六
    B. 参差错落、抑扬顿锉的节奏,使得文气雄健奔放
    C. 讲究朴素美,讲究翻新,创造新词句,不用或少用典故与藻丽
    D. 比较注意于口语入文
11.(    )行文用语,还是先秦文章的语气,开唐宋古文。          (满分:4)
    A. 《史记》
    B. 《汉书》
    C. 《文选》
    D. 《吊屈原文》
12.唐初文风的缓慢变化不体现在哪个方面(    )          (满分:4)
    A. 文学思想向教化说变
    B. 绮艳而不放荡
    C. 纵欲已经没有了,有了一股清新之气
    D. 完全摆脱梁陈文风的影响。
13.骈文未起之前就有了丽词,从下列哪个方面不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          (满分:4)
    A. 对于技巧的追求
    B. 联想
    C. 事证
    D. 音韵变化
14.下列不属于散文特点的是(    )          (满分:4)
    A. 散文为主,可以杂用一些排偶、对句,但很少用四六
    B. 讲究朴素美,不用或少用典故与藻丽
    C. 参差错落、抑扬顿锉的节奏,与骈文的整齐不同
    D. 古文总体上是追求口语的入文
15.至(    ),人们开始使用具有文体意义的“散文”概念          (满分:4)
    A. 西晋
    B. 西汉
    C. 唐朝
    D. 南宋
三、判断题:
1.“文以载道”说作为儒家的文学理论,可以追溯到刘勰和王通。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散文”二字最早出现在东汉木华《海赋》一文中。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用典使事是为了借古明今,以彼喻此,是骈文所独具的特点。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西魏太祖命苏绰仿《尚书》为大诰,以质朴的古文诏示天下,取得了比较好的实际效果。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中国古代散文”对古代文学来说它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先秦诸子散文中不乏偶句,偶句的出现,往往是用于追求一种文学艺术美。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骈文之讲求用韵,大致是每两句为一联,每联句末二字平仄互异,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之美。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建安三国时期,文风通脱,与东汉有所不同,但曹丕、曹植等人之文骈俪色彩很浓,近于西晋骈文。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虞书》、《夏书》大概是后人的追记,而且大部分是春秋末期的追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今人一般认为骈文形成在西汉。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更多免费学习资料请登录www.openhelp100.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6-18 05:45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