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院17秋[1099]物理化学在线作业及答案
10991、若石墨标准燃烧焓为-393.6kJ/mol,金刚石标准燃烧焓为-395.5kJ/mol,则石墨转变为金刚石反应的焓变为西南大学网院
-789.3kJ/mol
1.9kJ/mol
789.3kJ/mol
-1.9kJ/mol
参考答案:1.9kJ/mol;
2、用同一装置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阻,甲溶液为500Ω,乙溶液为1000Ω,其电导率之比是
甲/乙=1/2
甲/乙=5/1
甲/乙=1/5
甲/乙=2/1
参考答案:甲/乙=2/1;
3、对于二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
1
3
4
2
参考答案:4;
4、电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将电极分成几类,甘汞电极属于下列类型中的
金属与金属离子电极
氧化-还原电极
金属-难溶盐电极
离子选择电极
5、0.2molKCl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8S/m,在某电导池中测定其电阻为82.37Ω,该电导池的常数应是
B.12.42/m
22.80/m
0.0342/m
2.97/m
6、W/O型乳化剂的HLB值范围是
12~15
14~18
7~10
2~6
7、天空中的水滴大小不等,在运动中,这些水滴的变化趋势为
大水滴变大,小水滴变小
不会发生变化
大水滴分散成小水滴,半径趋于相等
大小水滴的变化没有规律
8、下列属于平行反应动力学特征的是
中间浓度有极大值
产物浓度之比保持恒定
存在反应独立共存原理
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都分别趋近于它们的平衡浓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弯曲液面表面张力方向总是指向曲率中心
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
弯曲液面附加压力方向总是指向曲率中心
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10、在电解池的阴极上析出1molH2所需的电量为Q1,如果析出1molAg所需的电量为Q2,两者关系正确的是
Q1=4Q2
Q1=Q2
Q1=2Q2
2Q1=Q2
11、由大量KBr和AgNO3溶液混合可制得溶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E.胶粒带正电
反离子是NO3-
它是负溶胶
定位离子是Ag+
12、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则此反应之半衰期与反应物最初浓度的关系是
F.成正比
无关
平方成反比
成反比
13、唐南平衡可以基本上消除,其主要方法是
在无大分子的溶液一侧,加入过量中性盐
降低大离子浓度
升高温度,降低粘度
降低小离子浓度
14、某反应在等温等压下正在自发正向进行,此时应有
?G<RTlnJ
?G>RTlnJ
?G<-RTlnJ
?G>-RTlnJ
15、已知0.0025molK2SO4溶液的电导率0.7S/m,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是(单位:S/m2/mol)
28
35.7
0.0357
0.28
16、酶催化的主要缺点是
对温度反应迟钝
选择性不高
极易受酶杂质影响
催化活性低
17、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0/k,该反应级数为
一级
二级
三级
零级
18、关于反应速率ν,表达不正确的是
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
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
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19、已知HCl、NaCl和CH3COONa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分别是:0.042616S/m2/mol、0.012645S/m2/mol、0.009101S/m2/mol。那么在无限稀释时的C3COOH的摩尔电导应是
0.029971S/m2/mol
0.033515S/m2/mol
0.02087S/m2/mol
0.039072S/m2/mol
20、某反应速度常数k=0.0231/mol/dm/s,反应起始浓度为1.0mol/dm,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43.29s
30s
21.65s
15s
21、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外压做绝热膨胀时,则()
焓总是不变的
热力学能总是不变的
焓总是增加的
热力学能总是减小的
22、系统的始、终态确定后,与过程进行的具体途径无关的值是
D.W
Q+W
Q
Q-W
2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最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零
同一体系的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内能值
同一体系的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内能值
凡是单质的摩尔焓变都等于零
24、两个电解池分别装有AgNO3和CuSO4,将两个电解池串联,如果再电极上析出Ag为108g,在电极上析出的Cu应该是
16g
64g
128g
32g
25、江、河水中含的泥沙悬浮物在出海口附近都会沉淀下来,原因有多种,其中与胶体化学有关的是
溶胶互沉作用
电解质聚沉作用
破乳作用
盐析作用
26、一定温度下,二元理想液态混合物中若纯B的饱和蒸气压大于纯A的饱和蒸气压(pB>pA),则xB增大,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系统压力
C.增大
减小
不变
不一定
27、溶胶一般都有明显的丁达尔效应,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分散相粒子对光强烈吸收
分散相粒子对光强烈反射
分散相粒子对光产生散射
分散相粒子对光产生折射
28、温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是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降低
温度对表面张力没有影响
不能确定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增加
29、由2molA和2molB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pA=90kPa,pB=30kPa,则气相摩尔分数之比yA:yB为
A.3:1
6:1
4:1
8:1
30、在一定温度下,在水和CCl4组成的互不相溶的系统中,向水层中加入1:1的KI和I2,此系统的自由度数为
1
4
3
2
31、系统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吸收了热量,则系统的内能
保持不变
必定增加
必定减少
变化情况尚不能确定
32、水对玻璃润湿,汞对玻璃不润湿,将一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和汞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管内水面高于水平面
管内水面为凹球面
管内水面低于水平面
管内汞面为凹球面
管内汞面与汞平面一致
33、表面活性剂是指当其加入液体后
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溶液表面发生正吸附
溶液表面发生负吸附
可以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能升高液体表面张力
34、酶催化的特征常数有
Ce0
t1/2
νm
Ea
Km
35、下列性质中属于溶胶动力性质的是
扩散现象
布朗运动
沉降平衡
沉降电势
电导
36、影响反应速率常数的因素是
催化剂
反应物浓度
反应温度
反应活化能
pH
37、溶胶与高分子溶液的主要区别在于
渗透压不同
相状态不同
热力学稳定性不同
对外加电解质的敏感性不同
粒子大小不同
38、根据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关系,可把热力学系统分为
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的交换,而无物质的交换
孤立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的交换,也无能量的交换
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的交换,又有能量的传递
恒温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无热量的交换
绝热系统:系统和环境之间无热量的交换
39、关于临界胶束浓度(CMC),说法不正确的是
达到CMC值后,表面活性剂不再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
在CMC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都有显著变化
CMC是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此时表面活性剂溶解已达到饱和
表面活性剂分子远未排满溶液表面
40、对于等温等压下的化学反应,且非体积功为零时,⊿rGm作为化学反应进行方向和限度的判据是
⊿?rGm=0:G2=G1,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rGm<0:G2<G1,非等温等压下
⊿?rGm<0:G2<G1,为自发过程,化学反应自发进行
⊿?rGm>0:G2>G1,为非自发过程,化学反应可逆向自发进行
⊿rGm>0:G2>G1,自发过程是平衡状态
41、自发过程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自发过程是可逆的
自发过程具有单向性
自发过程具有一定的限度
自发过程是平衡状态
自发过程都具有做功的能力
42、对于Helmholz紧密双电层模型,由于其模型上的缺陷,所以它不能说明电泳现象。
A.√
B.×
43、定温下表面张力不随浓度变化时,浓度增大,吸附量不变。
A.√
B.×
44、增溶系统是热力学稳定系统,而乳状液或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A.√
B.×
45、胶体动力学性质包括渗透,扩散,沉降平衡。
A.√
B.×
46、溶胶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A.√
B.×
47、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随反应级数而异。
A.√
B.×
48、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理解为是是正负离子的离子电导率贡献总和。
A.√
B.×
49、微小晶体与普通晶体相比,其饱和蒸汽压要大。
A.√
B.×
50、定温下表面张力不随浓度变化时,浓度增大,吸附量不变。
A.√
B.×
51、依据相律,恒沸混合物的沸点不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A.√
B.×
52、克-克方程要比克拉佩龙方程的精确度高。
A.√
B.×
53、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A.√
B.×
54、热力学第一定律
55、电化学
56、烧杯中有大小不一的药物晶体,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57、在一个抽空容器中,放入足够多的H2O(l)<v:imagedatasrc="file:///C:\Users\cl123\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7.wmz"o:title=""/></v:shape><!--><!----><!----><!--><xml></xml><!-->(l)中,容器上部的气相中同时含有I2(g)、H2O(g)及CCl4(g)。该平衡体系的相数<em>φ</em>=();组分数<em>K</em>=();自由度<em>f</em>=()。
58、C(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与_______________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相等。
59、系统在等容条件下从环境中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_______________。
60、胶体分散系统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丁达尔效应是光的作用所引起的,其强度与入射光波长(λ)的次方成反比,与粒子的数浓度成正比。
62、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p1=202650Pa,T1=273K沿着p/T=常数的途径加热使压力增加到p2=405300Pa,则ΔH为<u></u>。
63、某金属有多种晶型,有人声称他在一定T、p下制得了这一纯金属的蒸气、液态、γ晶型及δ晶型的平衡共存系统。问这是否可能。
64、有稳定剂存在时胶粒优先吸附哪种离子?
65、水平放置的毛细管,管径粗细不均(见图)。管中装有少量液体,管中为湿润性液体。问:管内液体最后平衡位置在何处?为什么?<imgsrc="/resourcefile/uploadFiles/file/questionImgs/201708201503193843878094476.png"title="201708201503193843878094476.png"alt="大小头毛细管中水滴.png"/>
66、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固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的二氧化碳气中加热碳酸钙固体,实验表明加热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碳酸钙不分解,这是为什么?
67、一密闭刚性容器中充满了空气,并有少量的水。当容器于300K条件下达平衡时,容器内压力为101.325kPa。若把该容器移至373.15K的沸水中,试求容器中到达新的平衡时应有的压力。设容器中始终有水存在,且可忽略水的任何体积变化。300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567kPa。
68、高温热源温度T1=600K,低温热源温度T2=300K。今有120kJ的热直接从高温热源传给低温热源,求此过程的ΔS。
69、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8mN/m,汞的表面张力为483mN/m,而汞和水的界面张力为375mN/m,请判断:⑴水能否在汞的表面上铺展开;⑵汞能否在水的表面上铺展开。
70、组分B和C相互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下面分别为温度T1和T2时的三组分部分互溶体系图,则T1和T2的大小关系为:A、T1>T2;B、T1<T2;C、T1=T2;D不能确定。<imgsrc="/resourcefile/uploadFiles/file/questionImgs/201708201503195603951074567.png"title="201708201503195603951074567.png"alt="三组分相图1.png"/>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www.openhelp100.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