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院17秋[0673]园林工程在线作业及答案
06731、下面哪种设计方法不属于园林坚向设计采用的主要方法:西南大学网院
高程箭头法
纵横断面法
设计等高线法
垂直等距法
参考答案:垂直等距法;
2、溪流坡度一般为,最小坡度为0.5%~0.6%,有趣味的坡度是在3%内变化。最大的坡度一般不超过3%,因为超过3%河床会受到影响,如坡度超过3%应采取工程措施。
1.5%~2.5%
1%~2.0%
1%~2.5%
1.5%~2.5%
参考答案:1%~2.0%;
3、小河弯道处中心线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设计水面宽的5倍,有铺砌的河道其弯曲半径不小于水面宽的倍。
1.5
2
2.5
3
参考答案:2.5;
4、主产于江浙,以洞庭西山消夏湾为最好的石材为:。
黄石
青石
黄腊石
湖石
5、道路纵向坡度最小不小于。
0.1-0.5%
0.3-0.5%
0.5-1%
1-1.5%
6、为防止因降雨而使池内水位上涨造成溢流,在池内的溢水管,其大小应为喷泉总进水口面积的。
1
2
0.5
1.5
7、水下照明灯有将防冲击的灯泡直接置于水中和将灯泡装在有密闭的灯具外壳内的两种。为了安全,水下灯一般使用V的低压电。
6V
12V
24V
36V
8、国际上规定参照光源的显色指数为。
1
10
100
1000
9、雨水管的最小覆土深度不小于m
0.5
0.6
0.7
0.8
10、一级踏步的高度一般情况下应设计为cm。
12-18
10-16.5
8-15
10-18
11、雨水管道的最小覆土深度根据雨水井连接管的坡度、冰冻深度和外部荷载情况决定,雨水管的最小覆土深度不小于m
0.9m
0.7m
0.6m
0.8m
12、园林给水管网的基本布置形式为树枝式管网、。
环状管网
串联式管网
并联式管网
混合管网
13、砌筑条石挡土墙时,墙面上需每隔m作泄水缝一道,缝宽20~30mm。
3~4m
3~5m
2~3m
2~4m
14、园林水池水深是由水体的而定。
美观
形式
功能
风格
15、重力式挡土墙,原高地一般在米;
0.4-0.45
0.5
0.5-0.6
0.3-0.4
16、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内天然状况下的土壤主量,单位为
kg/m3
kg/cm3
g/cm3
g/m3
17、任意一条等高线都是连续曲线,且是的曲线。
开放
非封闭
封闭
半封闭
18、雨水口由进水口、井筒、连接管组成。雨水口布置的间距一般为m。
25~30m
25~60m
35~60m
25~55m
19、根据我国现行规范规定: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
1.8m
1.2m
2.0m
2.4m
20、当路肩与基土结合不够紧密,不稳定不坚固,道牙外移或排水坡度不够以及车辆的啃蚀,使之损坏,并从边缘向中心发展,这种破坏现象叫作:
啃边
翻浆
裂缝凹陷
沉裂
21、在园林用石中,由于风浪或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使其具有“透﹑漏﹑瘦﹑皱”之美,该种石材是
英德石
房山石
灵璧石
太湖石
22、在挡土墙中,通常做成倒T形或L形,利用上面土壤的压力,使墙体自重增加,该挡土墙称为
重力式挡土墙
悬臂式挡土墙
半重力式挡土墙
T形挡土墙
23、下列几种水体,哪种对水质要求最高?
养鱼水
观赏水
游泳水
灌溉水
24、土方开挖应垂直下挖,其挖掘深度根据不同的土壤有一定的限制,超过限值就必须设置支撑板或者保留符合规定的边坡值,其中挖掘深度不受限制的是:
松软土
坚硬石头
坚硬土壤
中等密实度土壤
25、关于混凝土路面,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强度高
无接缝
稳定性好
耐久性好
26、用一组等距或不等距的互相平行的截面,将要计算的地块、地形单体和土方工程分截成段,分别计算这些段的体积再累加便可得到计算对象的总土方量,该法是
估算法
断面法
27、地形设计的方法有。
等高线法
断面法
模型法、断面法、等高线法。
方格网法、断面法
28、关于等高线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的点的标高相同
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
等高线间距越大,坡度越陡,密则缓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只有在悬崖处的等高线才可能出现相交的情况
29、在坡度较大的地段上,一般纵坡超过15%时,本应设台阶的,但为了能通行车辆,将斜面作成锯齿形坡道,称为
台阶
道牙
礓礤
弯道
30、在大面积的自然山水地形的土方计算中,常常采用沿等高线截取断面,结合相邻两面的高度进行土方量计算,该方法称为:
等高面法
估算法
断面法
方格网法
31、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铺装材料及其结构特点属于
整体路面
块料路面
碎料路面
细料路面
32、在施工管理中,常按土石坚硬程度和开挖方法及使用工具进行分类,常常采用爆破方法进行开挖的土是
松土
半坚土
坚土
沙土
33、运动型草坪一般采用排水设施。
地形
明沟
盲沟
管道
34、当路肩与基土结合不够紧密,不稳定不坚固,道牙外移或排水坡度不够以及车辆的啃蚀,使之损坏,并从边缘向中心发展,这种破坏现象叫作:
啃边
裂缝凹陷
沉裂
凹陷
35、死水自净的深度为
0.5米
1.0米
1.5米
2.0米
36、在大面积的自然山水地形的土方计算中,常常采用沿等高线截取断面,结合相邻两面的高度进行土方量计算,该方法称为:
估算法
断面法
方格网法
等高面法
37、土壤容重是土壤坚实度的指标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着施工的难易程度,容重越大挖掘越难,土壤容重的单位是:
kg/m3
h/L
h/m2
t/m3
38、在坡度较大的地段上,一般纵坡超过15%时,本应设台阶的,但为了能通行车辆,将斜面作成锯齿形坡道,称为
台阶
道牙
礓礤
弯道
39、当路肩与基土结合不够紧密,不稳定不坚固,道牙外移或排水坡度不够以及车辆的啃蚀,使之损坏,并从边缘向中心发展,这种破坏现象叫作:
E.啃边
F.翻浆
沉裂
凹陷
40、当道路由一段直线转到另一段直线上去时,其转角的连接部分均采用圆弧形曲线,这种圆弧曲线被称作的名称是:
A.平曲线
B.加宽曲线
C.自由曲线
D.竖曲线
41、坡度的表示方法:
百分比
比值
角度
小数
42、雨水管道管径与最小坡度符合规定的是:
管径200mm最小坡度〉0.4%
管径300mm最小坡度〉0.33%
管径350mm最小坡度〉0.3%
管径400mm最小坡度〉0.25%
43、下列内容是关于残疾人使用的园路设计要求,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纵坡一般不宜超过4%,且坡长不宜过长,在适当距离应设水平路段,并不应有阶梯
园路一侧为陡坡时,为防止轮椅从边侧滑落,应设250px高以上的挡石,并设扶手栏杆
排水沟篦子等,不得突出路面,并注意不得卡住车轮和盲人的拐杖
道路的横坡和纵坡应尽可能地达到水平程度,以方便残疾人的行走
44、按瀑布口的设计形式分
线瀑
滑瀑
布瀑
带瀑
45、按照灌溉方式不同,灌溉系统可分为的形式是:
混合式
半固定式
固定式
移动式
46、给水工程是由一系列构筑物和管道系统构成的。从给水的工艺流程来看,它可以分成
集水工程
取水工程
净水工程
输配水工程
47、石景塑造方法除了传统假山塑造外,现在常常用的技术、工艺有:
灰塑
钢筋混凝土塑山
玻璃钢塑山
GRC和FRP塑山
48、土方平衡与调配,必须考虑现场情况、工程进度、土方施工方法以及分期分批施工工程的土方堆放和调运问题,其遵循的原则有:
挖方与填方基本达到平衡,减少重复倒运
挖(填)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要达到平均值,即总土方运输量或运输费用要取平均值
分区调配与全场调配相协调,避免只顾局部平衡,任意挖填,而破坏全局平衡
选择恰当的调配方向、运输路线、施工顺序,避免土方运输出现对流和乱流现象
49、园林中的置石因其形态和布置形式不同可分为几种形式,包括有
孤置
对置
列置
50、人工瀑布的基本构造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水源及其动力设备
落水口
瀑布支座或支架
承水池
51、土方施工是土方工程的具体实施阶段,土方施工过程包括的内容有:
土方开挖
土方运输
土方填筑
土方压实
52、山石景观按照施工方式可分为
堆山
掇山
凿山
塑山
53、人工瀑布的基本构造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水源及其动力设备
落水口
瀑布支座或支架
承水池
54、中国传统园林理水形成了其独到的理水章法有
引水入园,挖地成池
山水相依,崇尚自然
寄情山水,寓意人生哲理
“一池三山”的传统模式
55、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
估算法
断面法
方格网法
等高面法
56、人工塑石根据其结构骨架材料的不同来进行分类,其类别有:
砖骨架塑山
混凝土骨架
钢筋铁丝网骨架塑山
土骨架塑山
57、园林中的置石因其形态和布置形式不同可分为几种形式,包括有
孤置
对置
列置
散置
58、中国传统园林理水形成了其独到的理水章法有
引水入园,挖地成池
山水相依,崇尚自然
寄情山水,寓意人生哲理
“一池三山”的传统模式
59、给水管网布置的主要两种形式是
回状管网
树枝状管网
方格状管网
环状管网
60、土方施工是土方工程的具体实施阶段,土方施工过程包括的内容有:
土方开挖
土方运输
土方填筑
土方压实
61、混凝土
62、暴雨重现期
63、平曲线
64、土壤的可松性
65、假山
66、园林竖向设计
67、水景工程
68、经济流速
69、土壤的自然倾斜角
70、土壤的可松性
71、假山
72、等高线
73、经济流速
74、土壤的自然倾斜角
75、竖曲线
76、喷灌强度
77、园林排水的方式有那些?园林中如何减少地表径流?
78、简述景观墙体设计要点。
79、根据园路的功能分,园路有哪些类型?请回答其功能和尺度要求。
80、简述园林排水特点。
81、破坏驳岸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应工程措施有哪些
82、简述园林水池内种植池设计的基本原则
83、园林挡土墙美化设计有哪些方法和措施?
84、园林建设中,影响土方工程量的因素有那些?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www.openhelp100.com
页:
[1]